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当前位置: 首页>党委专栏>马克思主义专栏>正文
有鉴别地对待 有扬弃地继承
作者:张小平时间:2018-10-30 00:06:00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有着深厚的血脉联系。习近平同志指出,对几千年传承下来的历史文化,应该“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中国共产党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糟粕的坚定的批判者与摒弃者。只有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扬弃原则和方法,扬精弃糟,才能使传统文化焕发生机与活力,才能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坚持正确的理论方向和文化旗帜,才能澄清文化虚无主义、文化民族主义等错误思想倾向的症结和实质所在,才能抵制西方文化渗透和文化霸权。区分精华与糟粕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前提,只有传统文化中的优质基因才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文化支撑,从而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

精华与糟粕的评判标准

毛泽东同志最早提出对从孔夫子到孙中山的中华传统文化进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工作。他说:“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但是决不能无批判地兼收并蓄。”并且认为凡是“人民的东西”“反封建的东西”,即是“精华”,而“封建主义的东西”,则是“糟粕”;当封建地主阶级处于上升进步时期,即“发生和发展时候”的文化,“它有很多东西还是不错的”,属于精华,一旦封建统治阶级走向反动的灭亡时期,它的腐朽的文化阻碍社会前进,则属于“糟粕”。这对于今天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确立精华与糟粕的评判标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要坚持真理性标准。精华应该具有真理的属性,是客观性与价值性的统一、相对性与绝对性的统一。从认识论上讲,凡是既反映事物的客观真理又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思想观念,具有永恒的科学价值部分,也就是说含有绝对真理颗粒的部分,即是精华。科学性的精华相对应的即是愚昧性的糟粕。

 

二要坚持人民性标准。那些能体现人民本位的思想文化,反映人民的意愿、代表人民利益的文化即是精华。

三要坚持历史性标准。传统文化精华应该是符合历史发展的进步趋势、符合历史发展规律、推动生产力发展、代表社会前进方向的文化。相反,那些阻碍社会历史发展进步、违背历史发展规律、代表落后生产力的思想文化即是糟粕。

四要坚持人类文明标准。传统文化精华应该是符合人类文明理念、与人类共同价值相契合的精神文明。弘扬的精华是那些跨越时空、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人类共同文明价值的优秀文化精神,体现的是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作出的独具特色的卓越贡献。

五要坚持协调性标准。传统文化精华应该是与当代文明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的文化,如果与当代文明、现代社会不协调不适应,那就是今天不能弘扬的糟粕。中华民族以和为贵的文化基因,就是当今社会应该大力弘扬的具有当代文化价值的精华。

六要坚持社会实践性标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传统文化精华不仅是在社会实践中产生、适应社会实践需要、回答社会实践课题的文化,而且是能够经得起社会实践检验的文化,并且是对于今天的社会实践具有启示意义的文化。

因此,我们要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的历史文化,区分精华与糟粕,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大力弘扬传统文化中的朴素唯物主义传统与朴素辩证法传统,与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相结合,使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创造的文明成果,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获得新的生命,焕发出新的光彩。

坚持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扬弃原则

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必须建立在正确区分传统文化精华与糟粕的基础上,坚持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扬弃原则,对传统文化进行科学分析,古为今用,以古鉴今,有鉴别地对待、有批判地继承,决不能厚古薄今、以古非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儒家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不是“马克思主义儒学化”。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必须警惕“崇儒反马”“以儒化马”的错误思想倾向。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一元主导地位问题上,方克立提出“主导意识”与“支援意识”两个概念,把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关系定位为“主导意识”与“支援意识”的关系。一方面回应了以儒学取代马克思主义主导地位的挑战;另一方面也说明儒学中的精华在今天仍能发挥支援意识的积极作用,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一个重要构成因素。

传承中华文化,绝不是简单复古,而是古为今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摒弃消极因素,继承积极思想,其中贯穿着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扬弃原则。即便是“以和为贵”“先义后利”“天人合一”“知行合一”等思想精华,也不能拿来照搬,而应该本着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去之的科学态度,既要结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需要,也要结合当今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牢记历史经验、牢记历史教训、牢记历史警示,“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创造中华文化在当今时代的新辉煌。

计数器: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信息反馈 | 下载中心 | 网站地图 | 旧版网站 |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 技术支持:北京海市经纬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东城区张自忠路3号(北京1104信箱) 邮编:100007 电话:010-64039010

传真:010-64014011 E-mail:wang_sf@cass.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