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当前位置: 首页>会议在线>《拉丁美洲研究所成立50周年纪念大会暨拉美现代化进程及其启示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正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拉美所前所长苏振兴在拉美所成立50周年庆祝会上的发言
作者:时间:2011-07-15 16:24:26来源: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同事:
    今天是拉美研究所成立50周年所庆。刚才成思危副委员长、王伟光院长等几位领导同志的讲话,以及多位领导同志的题词,许多兄弟单位的贺信,都对拉美所50年来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对拉美所的未来发展寄予了殷切的期待。我和拉美所的全体同志一样深为感动,倍受鼓舞!
我算是拉美所的一名老兵。1960年,也就是拉美所正式建所的前一年,我作为拉美所的代培学生从当时的北京外语学院留苏预备部转入北京大学学习西班牙语,1964年完成学业后即到拉美所工作。可以说,拉美所为我搭建了一个人生的舞台,而我也就一直在这个并不起眼的岗位上坚守着。今天回首往事,我为这一生能给新中国拉美研究事业的发展贡献一份绵薄之力而无怨无悔。
拉美所的50年是艰苦创业的50年。新中国的拉美研究事业是从一片空白上起步的。拉美所建所之初,既缺乏专业人才,又缺少图书资料,更没有任何前期的研究基础可以依托,是真正意义上的“白手起家”。面对种种艰难,人们没有抱怨,没有等待,而是立志去开创一项新的事业。例如,当时大家是“一把剪刀,一瓶浆糊,一摞卡片”,四处剪贴报纸,抄录资料。跟今天的信息化手段相比,那种办法近乎原始,但我们的确就是这样走过来的。由于专业知识不够,因而就有建所初期的“三年练兵”,边干边学;当时绝大多数研究人员不懂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大家就从字母和发音开始学起,以弥补自身知识结构的缺陷。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我们走的是一条国别跟踪与专题研究相结合的路子,还谈不上严格意义上的学科建设。大家“分兵把口”,各管一个国家,从了解最基本的人文地理知识做起;适当地集中一部分力量进行专题研究,以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一部分外语干部则集中在翻译室(后改为编译室),从事大量文献资料的翻译工作。回顾那些艰苦创业的岁月,我们就是这样一步一个脚印,为拉美所的后来发展奠定了必要的基础。今天在庆祝拉美所建所50周年的时候,我们应该向所有为拉美所的建设和发展付出了巨大辛劳的老一辈学者表示崇高的敬意!
50年前,新中国与拉美国家关系的发展尚处在刚刚起步的阶段。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中国政府决定建立拉美研究所这样一个从事拉美问题研究的专门学术机构,充分体现了以毛泽东主席为代表老一辈领导人长远的战略眼光和对中拉关系未来发展所抱有的坚定信念。因此,拉美研究所始终把加强对拉美国家的研究,不断加深中拉双方的相互了解,为推动中拉关系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智力支持,视为自己最重要的历史使命。50年来,我们不仅见证了中拉关系的发展历程,并且为此做出了巨大的努力。
经过50年的奋斗,今天的拉美研究所已经成为一个在国内外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学术研究机构。我们有充分的理由为拉美研究所取得的进步和发展感到欣慰!当前,中国正处在由一个地区性强国走向全球性大国的历史进程之中;中拉关系已进入双方构筑全面合作伙伴关系的新阶段,双方的经贸合作更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向前发展。“海阔凭鱼跃,长空任鸟飞”,新的历史阶段为我们的拉美研究事业开辟了无限广阔的空间。我衷心希望拉美所年轻一代的学者能够继续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能够在拉美研究这片阵地上长期坚守下去,创造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前人的新的业绩!
毋须讳言,不论是拉美研究所的建设,还是我国拉美研究事业的整体发展,目前依然面临着某些不利因素的制约。
第一,我个人认为,拉美研究作为我们国家的一项事业还需要得到更多的关爱与支持。在我国的国际问题研究领域,拉美研究既不如大国研究重要,也不如周边地区研究重要;即便是从发展中国家的角度看,人们也习惯于按所谓亚、非、拉来排序,拉美研究似乎只能处于一种边缘地位。我的意思不是要为拉美研究争什么地位,而是认为,正因为这个学科起步较晚,基础薄弱,加上在建设过程中又面临一些特殊的困难,因而更需要得到扶持。我们用了50年时间建立起今天的拉美研究所,可谓“50年磨一剑”,我们当然要对这个机构倍加爱护。此外,拉美研究所迄今仍是国内唯一一个研究拉美问题的综合性研究机构,她的发展状况如何对国内拉美研究这个学科的发展也关系甚大。我想顺便指出,最近30多年来,从全国范围来看,国际问题研究的绝大部分领域都显著地发展和壮大了,惟独拉美研究却呈现出研究机构与研究队伍双双萎缩的状态。这种状况与国家对外交往迅速扩大的形势是不相适应的,希望能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我个人认为,在当前情况下,国家适度增加一些投入和人员编制,重点充实和加强各地已有的拉美研究机构,并在一些具备基本条件的高等院校和研究部门增设少量研究机构,并不是很困难的。如果全国能有10个左右有实力的、各具特色的拉美研究机构,必将为这个学科开创出一个崭新的局面。
第二,拉美研究的专业人才培养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时至今日,既受过良好专业教育,又熟练掌握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的专门人才依旧是凤毛麟角。以我们拉美研究所为例,目前利用英语从事研究工作的学者占了大多数,懂西语和葡语的人越来越少。尽管所领导在延揽人才方面想了不少办法,但看来这个局面短期还难以改变。这种情况就使得一些已经完成博士、博士后学业的专业人员还得花上几年时间来补学西语或葡语,可见我们这个专业人才培养的周期是相当长的。这也就要求我们对现有的人才要倍加珍惜。
第三,尽管人们现在把整个世界称为“地球村”,但是,要从这个村子东头的中国到村子西头的拉美去串串门,那依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一个在拉美研究所做了8年、10年研究工作的学者从来就没有亲自去过拉美的,依然不是个别现象,更不用说经常去拉美进行实地考察了。“难从文字悟真诠”,这依然是一些研究人员面临的一种困惑。
我不揣冒昧,在这个隆重的庆祝会上为拉美研究工作吐了一些苦水,敬请大家见谅!我想,这或许是因为我在这个部门摸爬滚打了几十年,从内心深处期待着拉美研究所的建设之路更顺利,更有成效,也期待着我国的拉美研究事业能够赶上国家发展的需要。我愿借此机会,衷心祝愿拉美研究所在庆祝她的“一甲子”的时候更加灿烂辉煌!
谢谢大家!
 
计数器: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信息反馈 | 下载中心 | 网站地图 | 旧版网站 |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 技术支持:北京海市经纬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东城区张自忠路3号(北京1104信箱) 邮编:100007 电话:010-64039010

传真:010-64014011 E-mail:wang_sf@cass.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