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美洲大事年表
编者按:

2004年:

1月1日 智利与美国签署的自由贸易协议开始生效,两国85%以上的出口产品以零关税进入对方市场。
1月1日 海地爆发大规模反政府示威游行。
1月1日 巴西圣保罗桑托斯银行在巴西率先成立了中国业务部,专门为两国的工商企业从事经贸往来提供政策、经济、金融和法律等方面的信息和咨询服务。该银行还将在中国上海开设办事处。
1月2日 危地马拉根据对94%以上的选票统计,全国大联盟推举的候选人奥斯卡.贝尔赫击败全国希望联盟候选人阿尔瓦罗.科洛姆,当选为危地马拉总统。于2004年1月14日正式就职,任期4年。
1月3日 哥伦比亚最大的反政府游击队“哥伦比亚革命武装力量”重要领导人帕尔梅拉.皮内达在厄瓜多尔境内被捕。
1月7日 古巴外交部北美司司长拉斐尔.道萨发表声明,指责美国日前驱逐一名驻华盛顿的古巴外交官,并强烈抗议美国务院官员和媒体对这名古巴外交官的诽谤。
1月7日 美国总统布什在白宫发表讲话,建议修改在美国的移民政策,有条件地给予在美国的非法移民以合法身份。墨西哥政府对此表示欢迎。
1月10日 巴拿马警方在边境抓获哥伦比亚大毒枭埃纳奥。此人是哥伦比亚西部考卡山谷省贩毒集团的主要头目之一,在国际贩毒集团网内也是一个重量级人物。
1月12日 巴西中央银行发行15亿美元长期全球债券,债券为期30年。这是2000年以来巴西首次发行长期债券。
1月13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北京会见了秘鲁前总统、阿普拉党主席阿兰.加西亚一行。
1月13日 美洲国家特别首脑会议在墨西哥蒙特雷闭幕。除古巴以外的美洲34个国家的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出席了会议。会议主要围绕经济均衡增长、社会发展以及民主政府等3大议题进行讨论。会议通过了《新莱昂宣言》。
1月14日 香港特区政府与阿根廷共和国签订了互免签证协定。香港特区护照持有者前往阿根廷旅游时,将获免签证待遇。同样,阿根廷国民也可免签证前往香港旅游。
1月25日 哥斯达黎加和美国在华盛顿正式签署自由贸易协定。这标志着以萨尔瓦多、洪都拉斯、危地马拉、尼加拉瓜和哥斯达黎加5国为代表的中美洲国家与美国的自由贸易谈判全部结束。
1月30日 秘鲁第一副总统坎塞科向托莱多总统递交辞呈。
1月30-31日 东亚--拉美合作论坛第二次外长会议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举行。来自世界32个国家的外长或代表参加会议。会议重点围绕两区域政治、经济合作交换意见,并通过了《马尼拉行动计划》。各国还就开展经贸、科技、人力资源等领域合作提出多个项目。会议同意吸收尼加拉瓜和危地马拉两个新成员。
2月2日 上海宝钢集团公司宣布,正式启动与巴西CVRD公司合资在巴西建设大型钢铁联合企业的项目。这一项目是迄今中国最大的海外直接投资项目,也是宝钢历史上第一次在海外实施的大型钢铁投资项目。
2月5日 首届国际总检察长及司法部长会议在危地马拉安提瓜市闭幕。来自70个国家的司法官员参加了会议。会议议题包括:司法公正、打击恐怖主义、根据国际公约对腐败行为定罪以及海牙国际法庭建立后检察官的职责。会议签署了《安提瓜宣言》。
2月5-6日 海地反对派组织“阿蒂博尼塔抵抗阵线”发动兵变,攻占了海地第四大城市戈纳伊夫,并要求阿里斯蒂德立即下台。冲突蔓延到海地首都太子港。首都爆发了反对阿里斯蒂德的示威游行。
2月6日 由34个美洲国家参加的美洲自由贸易区谈判委员会会议在墨西哥普埃布拉市举行。会议结果不欢而散。原因是美国代表指责南方共同市场在农业补贴问题上“有失平衡”、“缺乏灵活性”。而南共市的代表则表示,“南共市不签对农业没有好处的任何协议”。
2月11日 中国石化与厄瓜多尔合作的钻井项目在厄瓜多尔萨查油田隆重开钻。厄瓜多尔总统古铁雷斯亲自出席了开工典礼。
2月11-16日 联合国秘书长安南表示向海地派遣一个工作组。美国务卿、加拿大外长以及加勒比共同体成员国代表表示,反对用兵变法强迫阿里斯蒂德下台,同时,不准备对海地局势进行军事干预。欧盟对海地表示“非常关切”。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王光亚发表声明,对海地国内日益加剧的暴力活动深表关注。海地总统阿里斯蒂德要求本地区其他国家提供援助,以维持治安。
2月16日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北京分别会见了哥伦比亚参议长巴尔加斯。
2月16日 秘鲁总统托莱多正式宣布对内阁进行重大改组。这是自2001年7月上台执政以来对内阁进行的第五次重大改组。
2月16日 韩国国会表决通过了韩国与智利签署自由贸易协定法案。这是韩国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双边自由贸易协定。
2月18-19日 国家副主席曾庆红、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分别会见了牙买加外交部和外贸部长基斯.奈特一行。
2月19日 海地反政府武装在戈纳伊夫宣布“独立”,成立一个“阿蒂博尼特”的新“国家”,并表示任命“阿蒂博尼塔抵抗阵线”领导人比特尔.梅塔耶为“总统”。
2月20-21日 以美国主管美洲事务的助理国务卿为首的国际代表团在海地首都太子港分别与海地政府和反对派举行会谈,并提出了解决危机的“和平计划”。海地总统阿里斯蒂德宣布接受国际社会提出的“和平计划”。
2月24日 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人民大会堂与来华进行工作访问的苏里南总统鲁纳尔多.罗纳德.费内蒂安举行会谈,并出席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苏里南共和国政府经济技术合作协定》等3个双边合作文件的签字仪式。
2月25日 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周重文抵达玻利维亚进行两国外交部间第六次政治磋商。玻利维亚总统卡洛斯.梅萨在总统府会见了周重文。周重文和玻外长西莱斯分别代表各自政府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向玻利维亚共和国政府提供优惠贷款的框架协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玻利维亚共和国政府经济技术合作协议》。
2月26日 美国总统布什签署一项命令,扩大美国执法部门的权限,以进一步加强对古巴的旅行制裁。
2月26日 中美洲首脑特别会议在危地马拉城举行,会议一致同意对中美洲议会和中美洲一体化体系进行重大和深刻改革。
2月27-29日 海地反对派包围首都太子港,控制了太子港附近的重镇。阿里斯蒂德政府失去了对海地大部分城市的控制权。迫于国内外的压力,海地总统阿里斯蒂德离开海地前往多米尼加共和国。
2月28日 第十二届15国集团首脑会议在委内瑞拉首都加拉加斯闭幕。本届会议的主题是“能源与发展”。会议发表了《加拉加斯关于能源与发展的宣言》。
2月29日 联合国举行紧急会议,一致通过第1529号决议,授权在发生动乱的海地立即部署一支由美国领导的临时多国部队,帮助恢复海地首都太子港及其它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3月1日 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以主席卡洛斯.奥尔金为团长的哥伦比亚保守党代表团。
3月3日 海地反政府武装“解放海地全国抵抗阵线”领导人居伊.菲利普在太子港表示,鉴于国际社会武装力量已经开始在海地行使保护海地人民的职责,他领导的武装“将放下武器”。海地总理伊冯.内普蒂纳宣布,全国实行紧急状态。美国海军陆站队开始在海地街头巡逻。
3月5-6日 墨西哥总统福克斯访问美国,并与美国总统布什就移民问题举行了会谈。
3月9日 阿根廷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就阿根廷如期偿还所欠该组织到期债务问题达成协议。
3月12日 墨西哥和日本达成双边自由贸易协议。协议经正式签署和两国国会批准后于2005年1月开始实施。
3月12日 中国全国人大与拉美议会在巴西圣保罗市的拉美议会总部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与拉丁美洲议会合作协议》。
3月15日 因海地前总统阿里斯蒂德抵达牙买加,海地总理拉托尔蒂立即宣布断绝与牙买加的外交关系,并脱离加勒比共同体,终止参与加勒比共同体的一切活动,召回海地驻牙买加大使。
3月16日 阿根廷总统基什内尔结束对巴西的访问。巴、阿两国总统在会谈后发表了“里约纪要”和“经济平衡增长合作声明”。
3月20日 尼加拉瓜前总统阿诺尔多.阿莱曼因犯有洗钱、诈骗、侵吞公款等罪行,被判处20年徒刑,罚款1000万美元。
3月21日 萨尔瓦多最高选举法院宣布,根据统计选举结果,现执政党民族主义共和联盟候选人安东尼奥.萨卡获得59.77%的选票,当选为萨尔瓦多共和国总统。
3月21-24日 巴西外长阿莫里姆访问中国。中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会见了阿莫里姆。
3月22日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批准向阿根廷提供总额为31亿美元的新贷款,同时希望阿根廷尽快解决该国严重的债务拖欠问题。
3月23日 中国与多米尼克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中国外交部长李肇星与多米尼克总理斯凯里特代表各自政府签署了中多两国建交联合公报。
3月27日 加勒比共同体与哥斯达黎加在牙买加首都金斯敦正式签署自由贸易协定。该协定的签署表明,加勒比哥斯达黎加自由贸易区联合市场的正式成立。
3月31日 第45届美洲开发银行部长级年会在秘鲁首都利马举行。来自世界46个国家和地区的约500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国银行行长周小川应邀出席会议。会议最后发表了《利马宪章》
4月3日 安第斯共同体国家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委内瑞拉与南方共同市场国家阿根廷、巴西、巴拉圭、乌拉圭就建立自由贸易区在阿根廷达成协议。
4月3-5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铁映分别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哥伦比亚前总统安德烈斯.帕斯特拉纳一行。
4月6日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国务委员唐家璇分别会见了哥伦比亚外长卡罗琳娜.巴尔科.伊萨克松一行。
4月12-16日 墨西哥外长德尔贝斯对巴西、巴拉圭、乌拉圭、阿根廷等4个南方共同市场国家进行访问。目的是加强墨西哥同4国的关系。
4月16日-5月3日 第17届哥伦比亚国际图书博览会在首都波哥大国际展览中心隆重举行
4月18-27日 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对巴西、智利、哥伦比亚进行正式访问。受到了巴西总统卢拉、智利总统拉戈斯、哥伦比亚总统阿尔瓦罗.乌里韦会见。并签署了多个协议,其中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和巴西联邦共和国农业、牧业和共给部农业合作谅解备忘录》、《关于中智示范农场第二期合作的谅解备忘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向哥伦比亚共和国政府提供无偿援助的经济技术协定》、《2004年-2006年中哥教育交流执行计划》等。
4月23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北京会见了由热诺伊诺主席率领的巴西劳工党代表团。
5月2日 墨西哥外交部长宣布,由于卡斯特罗在庆祝“五一”劳动节集会上指责墨西哥在联合国人权会议上投票赞成批评古巴的决议,并抨击墨西哥的外交政策。墨西哥政府立即召回驻古巴大使。同时宣布古巴驻墨西哥大使和政务参赞为“不受欢迎的人”,要求他们在48小时内离开墨西哥,并将两国关系降到代办级外交关系。为此,古巴外交部发表公报,认为墨方的决定是错误的,古巴拒绝这一新的反古行动。
5月4日 墨西哥政府为挽回局面,向古巴外交部发出照会,表示墨西哥愿意与古巴对话以恢复信任。 古巴外交部长佩雷斯.罗克回应说,古巴愿意与墨西哥实现关系正常化,但墨西哥政府应首先“迈出切实的步伐”
5月6日 萨尔瓦多、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和尼加拉瓜4国在尼加拉瓜举行会议,签署一项建立海关联盟的联合声明,以推动一体化进程。
5月7日 智利总统拉戈斯签署并颁布智利新婚姻法,允许夫妻在婚姻破裂后依法办理离婚手续,从而结束了智利100多年来不允许夫妻离婚的历史。
5月14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黄菊在中南海会见了美洲开发银行行长伊格莱西亚斯。
5月16日 多米尼加共和国举行大选。多米尼加解放党候选人莱昂内尔.费尔南德斯获得51%的选票,当选为多米尼加共和国总统。
5月18日 厄瓜多尔、哥伦比亚和美国三方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工作正式启动。
5月19日 全国人大委员长吴邦国在北京会见了玻利维亚国会主席兼参议长巴卡.迭斯一行。
5月22-27日 巴西联邦共和国总统路易斯.伊纳西奥.卢拉.达席尔瓦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胡锦涛主席与卢拉总统举行会谈。双方就进一步发展中巴战略伙伴关系以及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并达成广泛共识。会谈后。两国元首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巴西联邦共和国联合公报》,并出席了其他9个合作文件的签字仪式。
5月24日 中国和巴西经贸研讨会及中巴企业家委员会成立仪式在北京举行。
5月24日 智利国防部长巴切莱特对我国进行正式友好访问。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曹刚川与巴切莱特举行会谈。
5月25日 由中国故宫博物院和巴西联络促进会主办的巴西大型文化艺术展览“亚马逊——原生传统展”在北京开幕。胡锦涛主席和卢拉总统为该展览致贺词。
5月26日 美洲国家组织以协商一致的方式接受中国成为该组织第十六个常任观察员。
5月28日 美国与尼加拉瓜、危地马拉、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和哥斯达黎加5个中美洲国家在华盛顿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
5月28日 第三届拉美和加勒比--欧盟首脑会议在墨西哥第二大城市瓜达拉哈拉闭幕。33个拉美和加勒比国家以及欧盟25个成员国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及政府代表出席。会议通过了《瓜达拉哈拉宣言》。强调要推进多边主义,加强联合国的作用。
6月6日 第三十四届美洲国家组织大会在厄瓜多尔首都基多开幕。会议就加强美洲地区反腐败斗争、反恐、禁毒、贸易和一体化、消除贫困和促进社会发展等议题交换意见。中国驻厄瓜多尔大使曾钢代表中国政府首次以该组织观察员的身份出席了本届美洲国家组织大会,并在会上重申,中国政府坚决反对台湾当局以任何形式或名义参与美洲国家组织。
6月7日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在北京会见了由议长拉姆克兰率领的圭亚那国民议会代表团。
6月7日 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去美国八国首脑会议之前,抵达墨西哥进行为期一天的国事访问。此次访问受到墨俄双方的高度重视,成为“历史性”的访问。墨西哥总统认为,普京总统的访问,标志着墨俄双边关系开始一个“新时代”。访问期间,双方发表了联合声明,并签署了两国在征税、司法、文化交流以及经贸合作等方面的6项文件。
6月13-18日 联合国贸发会议第十一届大会在巴西圣保罗召开。会议将国际事务焦点从反对恐怖主义转向关注贸易、发展和全球减贫问题。会议通过了《圣保罗共识》和《圣保罗精神》两个文件。
6月15日 中国和安提瓜和巴布达、巴哈马、巴巴多斯、多米尼克、圭亚那、圣卢西亚、苏里南、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牙买加等9个加勒比建交国家外交部间磋商机制第二次会议在安提瓜和巴布达首都圣约翰举行。
6月18日 世界贸易组织就美国和巴西间的棉花补贴争端作出最终裁决,认定美国政府为棉花种植者提供的补贴是不公平竞争手段,导致美国棉花产量和出口上升,人为降低世界棉花价格。巴西对世贸组织的裁决表示非常满意,但美国对裁决不服,将提出上诉。
6月20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吴官正在北京会见了由厄瓜多尔“1.21”爱国社团党主席希尔马尔率领的代表团一行。
6月23日 秘鲁国会全体会议一致通过了由秘鲁国会司法委员会提交的关于反对侵犯知识产权和假冒商品的新法规草案,并宣告从1993年以来秘鲁严重存在的侵犯知识产权、制造或销售假冒商品现象的历史将结束。
6月27日-7月2日 阿根廷共和国总统内斯托尔.卡洛斯.基什内尔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胡锦涛主席与基什内尔总统举行会谈。双方就双边关系、国际和地区问题谈诚、深入地交换了意见,并达成广泛共识。吴邦国委员长和温家宝总理分别会见了基什内尔总统。
6月28日 中国—阿根廷暨中国—南方共同市场经贸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6月30日--7月2日 由南方共同市场轮值主席国阿根廷外交部国际贸易国务秘书雷德拉多率领的南方共同市场代表团访问中国,并在北京举行了中国--南方共同市场第五次对话。国务委员唐家璇会见了代表团。
7月7日 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与阿根廷总统基什内尔在出席南方共同市场第26次理事会会议和南共市成员国与伙伴成员国的首脑会议期间,签署了采取措施组建南方石油公司和南美洲电视台的两项协议。
7月12日 智利驻华大使馆举行仪式,授予4位中国知名人士聂鲁达百年诞辰总统勋章。4位中国知名人士是:中国外交部长李肇星、北京大学西班牙语系教授赵振江、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朱景冬和新华社记者张广森。
7月18日 古巴和墨西哥政府同意恢复大使级外交关系,从而结束了为期两个多月的两国外交危机。古巴外长佩雷斯.罗克在哈瓦那同到访的墨西哥外长路易斯.德韦斯举行了会谈。会谈取得了进展,双方都认识到促进双边关系的重要性。
7月24日 阿根廷总统基什内尔决定改组内阁,解除司法、安全和人权部长古斯塔沃.贝利斯和国内安全国务秘书康坦的职务,以应对因阿根廷社会危机和国内安全问题引发的政治危机。
7月24日 联合国新任海地特别代表巴尔德斯抵达太子港,对海地进行为期5天的访问。
8月3日 巴西资深记者卡洛斯.塔瓦雷斯撰写的《中国:需要了解什么》一书的首发式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
8月14-19日 墨西哥合众国外交部长路易斯.埃内斯托.德韦斯.包蒂斯塔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胡锦涛主席会见了墨西哥外长德韦斯及其率领的代表团。
8月15-21日 巴哈马总理佩里.克里斯蒂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胡锦涛主席、吴邦国委员长分别会见了巴哈马总理克里斯蒂。
8月17日 中国——墨西哥政府间常设委员会成立。中国外长李肇星和墨西哥外长德韦斯签署了《中墨关于成立两国常设委员会的谅解备忘录》。
8月27日 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墨西哥三国外长在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签署条约,确定在2011年正式启动三国自由贸易区。
8月27日 巴西总统卢拉访问厄瓜多尔并与总统古铁雷斯在首都基多签署联合声明。
8 月31日-9月3日 巴西政府为纪念中国和巴西建交30周年,在北京国际展览中心举办主题为“走近中国”展览会。这是巴西首次在中国举办展示其经济文化特色的大规模的展会。
9月4-9日 委内瑞拉外交部长赫苏斯.阿纳尔多.佩雷斯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并出席中国——安第斯共同体政治磋商与合作机制第二次会议。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会见了佩雷斯。
9月5日-14日 圣卢西亚总督皮尔利特.路易西对中国进行非正式访问。国家副主席曾庆红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路易西总督。
9月7日 巴西政府与玻利维亚、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圭亚那、秘鲁、苏里南和委内瑞拉等亚马孙合作条约组织成员国共同签订关于保护亚马孙水源质量的协议。
9月24日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由第一副主席安普里莫率领的秘鲁国会代表团。
9月25日 胡锦涛主席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古巴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会副主席马查多率领的古巴共产党代表团。
10月11日 中国海地贸易发展办事处代表红十字会向海地红十字会主席米切尔.阿德梅.格德翁女士面交4万美元支票,用于该国遭飓风袭击的救灾。这是我国2004年第三次向海地捐款。
10月14日 “中国——加勒比经贸合作论坛”筹备委员会在北京成立。
10月16日 中美洲国家首脑在马那瓜召开特别会议,就尼加拉瓜总统恩里克.博拉尼奥面临弹劾一事紧急磋商。
10月17日 中国派往海地的维和警察防暴队员95人抵达海地首都太子港。
10月20日 委内瑞拉国家天然气公司发布新闻,委内瑞拉和哥伦比亚将联合投资1.3亿美元,修建一条连接两国的天然气管道。
10月21日 哥斯达黎加前总统拉斐尔.安赫尔卡尔德隆因受控贪污受贿被司法部门拘留,成为第二名因涉嫌贪污腐败案被捕的前总统。
10月21日 秘鲁最高检察院最高检察官佩尼亚兰达对流亡在日本的秘鲁前总统藤森提起诉讼。
10月22日 巴西总统卢拉在总统府会见来访的中国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曹刚川上将。
10月26日 《今日中国》杂志社拉美分社在墨西哥城正式成立。
10月28日 第59届联大以179票赞成、4票反对和1票弃权的表决结果,通过敦促美国立即解除对古巴制裁的决议。
10月29日 墨西哥最大的贩毒集团-海湾贩毒集团首领罗赫略.冈萨雷斯在墨美边境城市马塔莫罗斯被抓获。
11月5日 中国文化部和墨西哥驻华使馆联合主办的何塞.路易斯.奎瓦斯作品回顾展在北京中华世纪坛艺术馆开幕。
11月8日 古巴中央银行开始执行2004年第80号决议,从即日起禁止美元在古巴市场流通。
11月8日 乌拉圭选举法院正式宣布,进步联盟—广泛阵线候选人塔瓦雷.巴斯克斯在大选中获胜,当选为乌拉圭东岸共和国第五十一任总统。结束了乌拉圭长期以来红党和白党交替执政的政治局面,出现了历史上第一位左翼总统。同时,左翼的广泛阵线在议会选举中分别在参众两院赢得多数席位。
11月8日-12月15日 国务院新闻办在巴西、阿根廷两国举办主题为“感知中国”的大型文化交流活动。内容包括:中国杂技、中国现代舞、民族歌舞,以及中国古代青铜器展、中国的世界遗产图片展、中国工艺珍宝展等。
11月8日 中美洲一体化体系和安第斯共同体在萨尔瓦多首都圣萨尔瓦多,就双方共同关心的多个领域加强合作、实现互利签署一项框架协定。该协定指出:中美洲一体化体系和安第斯共同体将在深化一体化、国际贸易谈判、促进投资、提高竞争力、政治合作、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等领域加强联合行动。
11月9日 墨美两国双边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在墨西哥城举行。两国双边委员会是仅次于总统会晤的重要机制。美国派出了以国务卿鲍威尔为首、另有7位内阁成员参加的高规格代表团参加会议。
11月10日 应秘鲁阿普拉党、厄瓜多尔爱国社团党和哥伦比亚自由党邀请,中联部副部长蔡武率中共友好代表团对上述三国进行友好访问。
11月10-23日 应巴西、阿根廷、智利、古巴领导人邀请,胡锦涛主席对拉美四国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在圣地亚哥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第12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11月11-16日 应巴西总统卢拉邀请,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对巴西进行国事访问。胡锦涛主席在巴西利亚同巴西总统卢拉举行了议题广泛和富有成效的会谈,并在巴西国会发表了题为《携手共创中拉友好新局面》的重要演讲。访问期间,胡锦涛先后会见了巴西国会主席兼参议长萨尔内、众议长库尼亚、里约热内卢州长罗西尼亚.加洛蒂尼奥、圣保罗州州长阿尔克明。并出席了中巴经贸合作研讨会闭幕式并致辞,考察了中巴航天航空合作项目。
11月11-18日 巴巴多斯副总理米娅.莫特利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温家宝总理会见了莫特利,并就中巴关系交换了意见。
11月12日 中国商务部长薄熙来和巴西外长阿莫里姆分别代表两国政府在巴西利亚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巴西联邦共和国关于贸易投资领域合作谅解备忘录》。巴西政府在备忘录中正式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
11月14日-22日 韩国总统卢武铉访问阿根廷、巴西和智利三国。卢武铉与阿根廷签署了两国间在关税及商品流动方面互相赋予最惠国待遇的《经济贸易合作协定》、《文化教育协定》、《韩—阿能源及矿物资源合作协定》等。在智利访问中,卢武铉与智利总统拉戈斯举行会谈,并承诺将促进韩国企业全面参与智利的基础设施建设及开发矿产。
11月14-15日 亚太经合组织21个成员国的高官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举行会议,主要讨论亚太地区贸易自由化、经济技术合作、可持续发展、安全、反腐败和亚太经合组织改革等问题,并就一系列问题达成一致意见。
11月16-18日 胡锦涛主席对阿根廷进行国事访问。胡锦涛同阿根廷总统基什内尔在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会谈并举行记者招待会。双方确定建立和发展中阿战略伙伴关系,在新的基础上全面发展两国友好合作关系。胡锦涛主席在阿根廷参众两院发表了题为《加强友好合作,促进共同发展》的重要演讲,并于当天分别会见了布宜诺斯艾利斯市长和阿根廷企业家。胡锦涛主席访问了阿根廷西南部里奥内格罗省巴里洛切市。
11月16日 中国国家旅游局长何光 与阿根廷共和国旅游国务秘书卡洛斯.梅耶尔签署了《关于中国旅游团对赴阿根廷旅游实施方案的谅解备忘录》。
11月17日 中国外交部长李肇星和阿根廷外交、国际贸易和宗教部长别尔萨分别代表本国政府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与阿根廷共和国关于贸易和投资领域合作的谅解备忘录》。阿根廷正式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
11月17-22日 安提瓜和巴布达总理鲍得温.斯潘塞对我国进行正式访问。温家宝总理与斯潘塞举行会谈。双方签署了中安两国政府经济技术合作协议。曾庆红副主席会见了斯潘塞总理。
11月17-18日 亚太经合组织第十六届部长级会议在圣地亚哥召开。会议围绕“一个大家庭:我们的未来”主题,重点讨论了多边贸易体制、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以及反恐等问题,并达成共识。会议发表联合声明,承诺为实现亚太地区开放性贸易体制而努力。中国外交部长李肇星在会上就反恐、反腐败等问题发言,阐述中国的立场。
11月19日 2004年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在智利圣地亚哥举行。峰会的主题是:“决胜于全球化时代:工商界的新挑战”。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会上发表重要演讲。
11月20-21日 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召开。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阐述了在开展亚太区域合作和亚太经合组织的发展方向上中方的观点。会议结束后,亚太经合组织成员领导人发表《圣地亚哥宣言》。
11月18-19日 胡锦涛主席对智利进行国事访问。胡锦涛主席同智利总统拉戈斯在圣地亚哥举行会谈,双方表达了加强两国全面合作伙伴关系的强烈愿望和坚定信心。两国元首共同出席了中智一系列合作文件的签字仪式。包括:加强两国经济贸易合作的谅解备忘录;中智企业关于联合开发智利铜资源的谅解备忘录;卫生与医学合作框架协定;体育合作协议;禽肉贸易检验检疫议定书;中国旅游团队赴智利旅游实施方案的谅解备忘录等。访问期间,胡锦涛主席会见了智利参议长拉腊因和众议长洛伦西尼。
11月19日 第六次美洲国防部长会议在厄瓜多尔首都基多闭幕。在为期3天的会议上,除古巴以外的34个美洲国家组织的国防部长主要围绕美洲国家在安全领域的合作问题进行了讨论,最终通过了一个包括46点内容的《基多声明》。
11月22-23日 胡锦涛主席对古巴进行国事访问。胡锦涛主席同菲德尔.卡斯特罗主席举行会谈,双方对两国关系不断发展表示满意,决定共同努力,进一步扩大两国的友好互利合作。两国元首共同出席了植物检疫合作协定、生物技术合作谅解备忘录、经济技术合作协定和教育交流协定等多个双边合作文件的签字仪式。访问期间,胡锦涛主席与劳尔.卡斯特罗共同出席了中古投资贸易研讨会开幕式。胡锦涛主席在会上发表了题为《拓展互利合作 共创美好未来》的讲话。
11月25日 古巴外长罗克宣布,古巴和西班牙两国政府已开始恢复官方接触。因在对待古巴持不同政见者问题上有分歧,古巴与西班牙以及欧盟的官方关系曾一度陷入僵局。
12月1日 智利与欧洲冰岛、挪威、瑞士、列支敦士登等国自由贸易联盟区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正式生效。根据该协定,90%的智利出口产品将以零关税进入四国市场,其中受益最大的是纺织品、冶金制品和渔产品。
12月9日 第三届南美国家首脑会议在秘鲁库斯科闭幕。与会的12国元首共同签署了《库斯科宣言》,宣告南美国家共同体成立。该共同体包括:南方共同市场成员国阿根廷、巴西、巴拉圭、乌拉圭和联系国智利,安第斯共同体成员国成员玻利维亚、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委内瑞拉以及南美洲国家圭亚那和苏里南。南美国家共同体将是目前世界上排在北美自由贸易区和欧盟之后的第三大地区经济组织,
12月13日 秘鲁共和国外交部长曼努埃尔.罗德里格斯.夸德罗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国家副主席曾庆红在北京会见了罗德里格斯一行。外交部长李肇星同罗德里格斯举行了会谈,双方就发展两国关系和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了意见。中方宣布秘鲁为中国公民旅游目的地国。
12月13日 古巴开始大规模军事演习。代号为“堡垒--2004”的军事演习持续7天。
12月13日 智利法官胡安.古斯曼宣布,智利前军政权领导人皮诺切特为“秃鹰行动”计划一案的主要嫌疑犯,立即对他在家中实行软禁以备审讯。
12月14日 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对古巴进行正式友好访问。双方发表了《反对美洲自由贸易区》联合声明,坚决反对美国主导的“美洲自由贸易区的内容和意图”,而提出代之以“美洲玻利瓦尔替代方案”。
12月15-17日 南共市首脑会议在巴西贝洛奥里藏特召开。南共市4国的现任首脑和智利、委内瑞拉等6个联系国的总统回顾过去、规划未来,发表了“南共市成员国总统联合公报”和“南共市成员国和联系国总统黑金城声明”,宣布将进一步促进地区一体化。
12月22-26日 委内瑞拉玻利瓦尔共和国总统查韦斯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访问期间,胡锦涛主席与查韦斯总统进行了会谈,双方一致同意,加强两国各领域的交流,深化互利合作,全面推进中委共同发展的战略伙伴关系。吴邦国委员长、温家宝总理、、曾庆红副主席分别会见了查韦斯。中国和委内瑞拉在此间签署了两国政府高级混合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纪要。委内瑞拉在纪要中宣布承认中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郑丽娟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