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当前位置: 首页>科研工作>科研成果>综合成果>正文
巴西的研究与开发模式不利于其崛起——以生物技术为例
作者:宋霞时间:2015-08-05 17:04:00来源:

 

摘要 巴西的科技创新几十年来形成了一种公共部门占主导,国内私人力量缺失,政府宏观决策能力和执行力相对较弱的体系。巴西的公共研究机构和公立大学集中了全国大部分实验室、机械设备等科学技术基础设施,但其研究与整个社会和国家的经济发展基本脱节。巴西企业中进行创新的主要是大型企业,而且科技创新在很大程度上受跨国公司控制。无论从部门还是从地域上看,巴西当前的科技创新都存在严重失衡的现象。这种研发模式不利于巴西经济的崛起。

关键词 巴西;研究;开发;生物技术             

 

同信息技术一样,生物技术在21世纪己不断渗透到生产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美国华盛顿特区经济趋势基金会总裁、著名学者杰里米·里夫金(Jeremy Rifkin)曾指出,生命科学和信息科学目前正融合为一股强有力的经济和技术力量,并由此奠定了生物技术世纪的基础。 “信息科学和生命科学——计算机和基因——联手形成技术和商业方面的革命,这预示着世界历史一个新时代的开始。近几年,巴西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持生物技术等高科技领域的发展。但由于种种原因,巴西的科技研究与开发存在历史上和制度上的缺陷,一直“瘸腿”前行。目前,巴西最具希望的高科技产业——生物技术领域也无法摆脱此种创新模式的限制,这对其经济的真正崛起实属不利。

 

一、巴西生物技术研究领域的3大公共机构

20世纪90年代以前,巴西生命科学技术研究领域的主要参与者是巴西政府、公共研究机构和大学,其中由于大学科研体系形成相对较晚,公共研究所承担着主要的科研任务。如巴西国家农业研究公司(Emhrapa)主要从事农业生物技术方面的研究;布坦坦研究所(Butantan Institute)和克鲁斯基金会(Fiocruz)及其下属的Bio-Manguinhos主要从事医药生物技术方面的研究。迄今为止,上述3大主要公共研究机构仍是巴西现代生物技术研究的顶梁柱。

(一)巴西国家农业研究公司

巴西国家农业研究公司是在1973年世界石油危机和粮食危机的大背景下成立的,附属于巴西农业、家畜和食品供应部,主要从事农业和畜牧业的研究与开发,也是巴西现代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与开发的主要机构。巴西国家农业研究公司总部设在巴西利亚,全国有41个分部,其中33个分部直接从事研究、开发和创新,其他的分部负责有关技术转让、企业组织、服务数据库、信息维护、用户辅助网络等方面的工作。该机构还在国外有4个分部。目前,在巴西国家农业研究公司的37个研究中心中有高级研究人员约2300名,其中53%的研究人员拥有博士学位,45%的研究人员拥有硕士学位,学士学位的研究人员占总数的2%。联邦政府13%以上的研究与开发经费用于资助巴西国家农业研究公司。在使巴西成为世界农业大国的过程中,巴西国家农业研究公司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研究对巴西大豆品种的改良、种植面积的扩大和产量的大幅提高都产生了决定性影响。大豆本是一种温带作物,早在20世纪初巴西南部地区就开始引进美国大豆,但大豆作为大宗商品的生产以及其产量的激增却是从70年代前半期开始的。当时巴西国家农业研究公司对大豆品种进行了研究改良,使这种温带作物适应了巴西特殊的气候条件,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在低纬度地区试种大豆的热带国家。目前巴西国家农业研究公司己培育出适合赤道地区生长的16个新品种,逐渐使巴西成为世界第二大大豆生产国,巩固了大豆作为巴西主要农作物的地位。水稻约40%的种植区域使用的种子也是由该机构开发的。

早在 20世纪90年代,巴西国家农业研究公司就己开始从事转基因生物的研究,90年代末它还研究过如何将孟山都的“抗农达”基因植入巴西当地种植的大豆品种的问题。20078月,它宣布己开发出用于商业目的的转基因大豆,20084月宣布这种转基因大豆的种子库己增至15万个样本,成为世界第4大种质库。巴西国家农业研究公司的研究计划现己完全纳入整个生产链内,从选种到工业化加工均与商业化生产密切结合。它通过知识和技术帮助巴西农业综合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由于巴西农业采用了该机构及其合作伙伴开发的技术,在巴西消费最多的5大类谷物(大豆、小麦、玉米、稻子和杂豆)的产量提高了3倍,而土地种植面积仅增加了40 %,基本食品价格下降了70%1990-2006年期间,巴西国家农业研究公司共计提出了229项专利申请,仅2008年它就提交了22项新专利、23项植物专利和19项商标。它不仅从事抵制瘟疫和农药耐受力等具有“农业性质的”转基因作物的开发研究,还从事利用转基因技术改变产品本身特性的研究,如开发一种能产生更多纤维素的新的桉树品种。

巴西国家农业研究公司正在进行的开发转基因农作物的研究计划包括:能生产激素的农作物(如可以合成人类生长激素和胰岛素基因的各种大豆和玉米)、抗病毒番木瓜、耐病毒的豆类、耐除草剂的大豆、抗玉米和马铃薯病毒的基因工程,等等。除从事研究以外,巴西国家农业研究公司还是一家负责技术转让的主要机构,它还与农业生物技术公司签署合作协议,使技术许可合法化。同其他公共研究机构一样,巴西国家农业研究公司的研究议程和方向也越来越受到农业公司特别是孟山都等跨国农业公司的影响和控制。

(二)布坦坦研究所

在巴西的医药生物技术领域,布坦坦研究所占有重要地位,并扮演着科研、培训、生物技术产品的商业化生产等多种角色。布坦坦研究所和克鲁斯基金会(Fiocruz)及其下属的Bio-Manguinhos是巴西国内最大的两家疫苗生产商。布坦坦研究所始建于1901年,是由国家资助的疫苗生产商和生物医学研究中心,附属于圣保罗州卫生局,其科学研究成果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在蛇毒和抗毒血清的研究方面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布坦坦研究所是世界上最大的蛇毒收集者之一,是巴西生产抗毒血清种类最全的厂家,还是拉美最大的免疫生物学和生物制药生产商,负责巴西全国75%的疫苗和80%的血清的供给。2003年,布坦坦研究所生产了13种抗毒血清共计5千万支,占巴西抗毒血清产量的80% 2003年生产疫苗1. 88亿支,疫苗年均出口创汇达5千万美元。此外,布坦坦研究所还在分子生物学、免疫学和流行病学等领域从事基础研究和应用生物医学研究,进行医药生物技术的研发、技术培训和技术产品的商业化,与其他机构合作开发生物技术,进行传染病学和病原学领域的研究培训计划,等等。

(三)克鲁斯基金会

克鲁斯(Fiocruz)基金会的成立要早于巴西国家农业研究公司和布坦坦研究所。早在1900年,巴西为了控制鼠疫、黄热病和天花而成立了这一基金会,他隶属于巴西卫生部,是一个公共研究机构。现在,该基金会己成为卫生生物医学和医药化学研究的先驱性研究机构,也是拉美地区生产免疫试剂的主要中心之一。该基金会的科学家在国际学报上发表的论文占总数的16%,但由于受到鼓励发表论文的公共政策的刺激,该机构在开发方面的投资十分有限。克鲁斯基金会由16个研究机构组成(其中包括从事研究工作的两家医院和两家生产企业),拥有约800名博士,研究领域主要集中于公共卫生、生物医学、卫生生物技术、基因工程等方面。该基金会主要功能如下:从事现代生物科学技术的基础研究和生物工程(如限制酶、重组技术、单克隆抗体等方面的研究和开发);提供医疗服务;生产疫苗,制造医疗设备、试剂和诊断设备;教育和培训卫生医疗领域的人才;提供科学和技术领域的信息和通讯服

务,控制产品和服务质量,实施社会计划,等等。1990 -2006年期间,该基金会提出了169项国内国际专利申请,其中62项被授予专利,专利项目主要包括医药、疫苗和诊断方法等。除开展公司内部的研究与开发以外,该基金会也与大学和研究机构合作从事研究与开发。它还投资建立了国家药物质量检验研究所,从事医药、食品营养、化妆品、卫生可靠性等分析研究。

成立于1976年的Bio-Manguinhos是克鲁斯基金会下属的生产性企业,从事疫苗的研究和开发,是拉美地区最大的黄热病疫苗生产商,也是巴西最大的疫苗生产基地,所产疫苗占巴西疫苗市场份额的30%,诊断试剂市场份额的46 %。但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Bio-Manguinhos与其他公共研究机构之间缺乏学术交流,技术开发能力有限,不能满足巴西国内的需求。国家免疫署和Bio-Manguinhos不得不依赖与史克公司(后称葛兰素史克公司)的技术转让协定,才能获得用于治疗肺结核和脑膜炎的疫苗生产技术,以至于Bio-Manguinhos一度受到被关闭的威胁。但从90年代中期起,Bio-Manguinhos走自主创新的道路,逐渐发展成为巴西最大的疫苗生产商。

 

二、以大学为基地的生命科学研究

历史上,巴西大学的传统作用发生过两次重大转变。大学最初主要作为精神产品的生产者,是独立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象牙塔”和精神家园。1945年,美国人万尼瓦尔·布什(Vannevar Bush)发表了题为《科学:没有止境的前沿》(Science : TheEndless Frontier)的报告后,大学开始了第一次转型,即从精神家园转变成线性创新的一环,成为为应用开发服务的基础性研究部门。线性创新的另一环是企业,他们负责把大学的基础研究成果商业化,政府则在大学和工业的合作中发挥中介作用,成为所谓的“经纪人政府”。但随着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不断进步,基础研究己不仅仅是技术应用的基础,它反过来也受技术应用的刺激和推动,基础研究和技术应用成为一个互动的过程,很多科学进步都是在实际利益的推动下进行的(如计算机科学和生物技术)。线性创新模式被打破。大学角色于是出现了第二次转型,这次转型大致始于20世纪90年代,转型之后的大学、企业和政府形成一种多方位的合作关系和重叠的角色,即“三螺旋”模式,而不是单向的线性模式。这己成为西方乃至整个世界高新科学技术研究、开发和商业化创新的通用模式。

(一)巴西等拉美国家大学传统作用的重大转变与“第三使命”

巴西等拉美国家的大学虽然也经历了两次转型,但其转型模式和历程与美国等发达国家有所不同。拉美地区大学的第一次转型发生于20世纪60年代,不是学习而是社会改革成了教育最优先考虑的事项;第二次转型发生于20世纪90年代,大学既放弃了独立的精神家园的角色,也放弃了拉美式的社会转型特征,开始有了“第三使命”,即遵照美国研究型大学的模式塑造自己。大学作为生产知识的企业卷入商业行为。转型之后,大学教育以社会需求为目的,而不是以教育本身为目的;再不是批判性的教育,而是实用性教育;大学的教书育人只是为了保证毕业生拥有适应劳动力市场需求的技能。为了加强大学和企业间的合作,拉美的大学在课程改革、设计和技能开发方面与雇主合作,如“拉丁美洲整顿计划”就是拉美地区120家大学与雇主进行合作的计划,该计划确定了企业所需能力和技能的学科领域。除了培训学生当好企业雇员外,大学还培养他们创造就业的能力,拉美一些大学甚至开设了培养创新企业家的课程,如巴西天主教大学工程系的学生必须完成创新企业家和商业管理的课程和培训。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技术全球化的发展,巴西等发展中国家的知识发展具有了双重性特征:一是进行本土知识的自主创新;二是为使用新引进的国外新产品和新程序所进行的适应性研发,并将这些研发制度化和本土化。

目前,拉美地区的大学,尤其是巴西、墨西哥和智利等国的研究型大学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大学有了更多的相似性和更少的差异性。拉美地区的大学也通过创建新的裂变企业、申请专利和成立科学园和孵化器等正规方式参与知识的商业化过程,研究人员和学生通过创建裂变公司将他们的思想或理念市场化,通过申请专利和许可将知识资本化,并将研究成果出售给私人企业。在拉美也出现了学术企业家,即研究人员(个人或大学)通过创建裂变公司将研究成果商业化并从中获利。学术裂变公司成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为大学创收和鼓励科学家成为创新企业家的一个重要手段。此外,巴西等国的大学还积极创建技术转让办公室(TTOs),跟踪潜在的工业研究机会,加快知识的商业化进程,并负责处理专利、许可和合同等相关问题。巴西是拉美地区最早建立生命科学技术园以发展生命科学产业的国家。巴西第一批生命科学技术孵化器创建于1984-1986年期间,政府是孵化器的主要资助者,研究能力主要集中于大学,而私人企业的作用很小。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巴西才出现了受私人资本控制的生命科学公司(如1999年成立的FK生物技术公司)。

(二)以大学为基地的生命科学研究

巴西主要有4个以大学为基地的生命科学研究中心,分别是坎皮纳斯州立大学(位于圣保罗州)、米纳斯吉拉斯联邦大学、圣保罗大学和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坎皮纳斯州立大学曾因成功创办电讯和信息技术群落而备受瞩目,吸引了IBM、三星、摩托罗拉、戴尔、华为和3M等一大批跨国高新技术电子公司,曾被美国《连线杂志》(Wired)称为巴西的麻省理工学院。为履行第三使命,坎皮纳斯州立大学与生产和服务领域的企业签署了270多项合同,是从“象牙塔”向“三螺旋”转变最成功的一所大学。它申请的专利数是巴西大学中最多的,其中40%的专利属于化学研究所,多数集中在化学和农业综合企业领域。目前该大学的研究重点放在生命科学领域。20037月,该校成立了“创新社”("Unicamp ",也叫Inova-Unicamp孵化器),为Allelyx等生物技术公司申请贷款。该机构曾在6个月内签署了涉及22项专利的9个许可协议。

米纳斯吉拉斯联邦大学(UFMG)是巴西第二大联邦大学,在生命科学技术领域拥有强大的研究力量和经验,其所申请专利中有55%是在生命科学技术领域。米纳斯吉拉斯州是巴西3大生命科学技术产业集中地之一,其首府贝洛奥里藏特是巴西也是整个拉美地区最重要的生命科学中心。位于该州北部的蒙特斯克拉鲁是重要的生物技术产业地,拉美地区唯一从事胰岛素和疫苗制品生产的公司Biobrás就位于此。

圣保罗大学和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也是巴西的两大生命科学研究中心。圣保罗大学是巴西最大的高等教育和研究机构,拥有世界级的研究计划,为巴西大多数硕士生和博士生的母校,其下属的生物医学研究所、化学研究所和农学院等是最先进的生命科学和生物医学研究中心。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是巴西最古老的大学之一,也是巴西生物技术研究的集中地,它拥有8家生物学领域的学术中心,其研究成果占巴西科学产出的9%。该校下属的植物生物技术中心致力于应用巴西的生物多样性来进行生物修复,同时从事巴西本土植物品种的基因改良工程。其生物化学研究所由150名研究人员、教授、学生和公司雇员组成。除在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周围成立著名的Bio - Rio生物科技园以外,巴西还以圣保罗大学和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为中心,建立了囊括100所大学在内的医药生物技术研发网络,这些大学发表的研究论文占全国论文总数的80%

 

三、巴西现行的研究与开发模式不利于其经济崛起

二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表明,一个国家如果没有一个强大的、独立自主的科学、技术和知识基础,是不可能真正崛起的。而这一强大的科技基础背后是完善的、能够真正实现科技创新的研究与开发模式和制度。

(一)政府和企业在研发体系中的作用薄弱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巴西的科技研究与开发还仅仅停留在重研究轻开发的阶段。公共机构和大学的研究能力较强,企业的创新功能相对缺失,再加上巴西政府历来固有的宏观决策能力和执行力较弱,即政策或计划制定后的实施效率较低。尤其像巴西这样在科技创新领域处于相对劣势的发展中国家,政府在创新初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美国和日本之所以长期处于科技领先地位,政府的大力扶持是关键。如美国的科技发展极大依赖于“军工复合体”模式,科技的腾飞不但倚仗政府的巨额研发开支,还有政府的订货以及巨大的全球市场消化其研发成本。而巴西政府,尤其是联邦政府仍未从战略或执政理念上对科技开发真正重视起来,科学发展并非是其最优先发展的领域,巴西的科技政策长期以来要么只停留在纸面上或表面上,要么缺乏执行力和连贯性,最终成为没有成效的“西西弗”的工作。

另外,从美、日、欧等当今发达国家走过的创新之路来看,企业是从事创新的最终场所,即企业是最终将公共机构和大学完成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商品的主体。但二战之后的几十年,巴西企业在创新领域的功能严重缺失。如上所述,巴西大部分生命科学研究是由公共研究机构和公立大学承担的。2000年巴西共有1718个研究团体承担生命科学研究计划,其中760个团体设立于联邦公立大学,460团体设立于州立公共大学。目前,巴西有97%的研究生命科学计划集中于公共研究机构,这是因为公共研究机构和公立大学集中了全国大部分实验室、机械设备等科学技术基础设施。企业创新并不常见。

(二)有科技创新能力的企业主要是大型企业,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很少

在巴西,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企业主要是大型国有企业或前国有企业(表1显示了巴西企业规模和科技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如1994年被私有化、由军事研究中心裂变而成的Embraer是巴西最重要的工业创新公司之一;他是世界第4大飞机跨国制造商,拥有24千名雇员,其中20%以上的员工从事研究与开发。巴西国家石油公司(Petrobras)将年利润的1%-2%(约10亿美元)用于研究与开发,它是世界上研究与开发支出较多的公司之一,也是巴西第二大专利持有者。1990-2006年,这家公司提出了733项国内和国际专利申请。迄今为止,公司仍持有216项申请,是巴西在三边专利局(triadic patents)申请专利最多的部门。Petrobras公司、Vale do Rio Doce矿业公司、Gerdau钢铁企业和前国有公司Embraco对研究与开发的投资占巴西私人部门用于研究与开发投资的大部分。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很少。以生物技术公司为例,没有专利的公司占84.5%10%的公司只拥有1项专利;2.8%的公司拥有2项专利;2. 8%的公司申请过3项专利。尽管巴西也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但刺激国有企业的技术创新仍是巴西目前的政策重点。巴西政府认为,只有促进有活力的大

型国有企业的不断创新和进入全球市场才是上策。目前巴西己创建了约1200家对技术和创新进行大规模投资的国有企业。

与之相比,目前美国中小企业己逐渐成为技术创新的主力。据统计,早在2002年,美国小企业就提供了55%的创新技术。日本技术创新也一直以民营企业为主体,政府、大学和公共科研机构的作用相对较小。如2006年,日本企业的科技开支占总科研经费的77.1 %,政府只占16.2%

(三)大型企业的科技创新基本受跨国公司控制

以生物技术为例,巴西企业的研发基本受跨国公司控制,包括瑞士汽巴一嘉基公司(Ciba Geigy),英荷壳牌公司(Shell)、德国拜耳公司(Bayer)、法国罗纳·普朗克公司(Rhone Poulenc )、美国孟山都(Monsanto)和杜邦(DuPont)等。即使一些大型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也严重依赖国外发达国家。如巴西有73.6%的生物技术企业需要进口试剂或机器,对国外技术依赖很强。巴西农业综合企业部门的大部分生物技术公司经营改良种子的生产和销

售,由于这一领域有孟山都、杜邦和嘉吉等不少跨国公司参与,因此这一部分国内生物技术企业严重依赖跨国公司并受其控制。早在20世纪90年代,洛克菲勒国际基本经济公司与美国私人农业综合企业巨头嘉吉公司就联手在巴西开展业务。国际基本经济公司在巴西进行杂交玉米生产、生猪生产、利用直升机喷洒农药、承包耕种和粮食存储等计划;国际基本经济公司的一个叫Sementes Agroceres的分公司在很大程度上控制着巴西的动植物遗传学研究。

(四)严重的地域失衡现象

在资本主义创新过程中,容易产生地域上的不平衡现象。美国、日本、德国等也曾出现过这一问题,但这些国家在平衡地域发展方面积极作为,避免这种不平衡成为整个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障碍。美国硅谷和波士顿128公路在科技创新方面的东西呼应模式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巴西的情况则不容乐观,巴西科学研究一直存在严重的地域失衡现象。以生命科学为例,据巴西全国先进技术企业促进实体协会的调查,巴西目前共有32个生物技术孵化器,其中最活跃的孵化器大都集中在南部和东南部。如位于米纳斯吉拉斯州的Biominas基金会是拉美地区最成功的孵化器;位于巴西东南部圣保罗州的技术公司孵化中心和位于巴西南部圣卡塔琳娜州的先进技术经营管理中心都是巴西著名的生命科学孵化器。据统计,巴西南部和东南部地区集中了90 %的生命科学企业,88%的生命科学技术实验设备,最好的研究生命科学研究计划、生物学课程和近90 %的博士项目。圣保罗州、米纳斯吉拉斯州和里约热内卢州是巴西生命科学研究机构和产业公司的三大集中地,占全部生物技术公司的81%,其中圣保罗占52.5 %、米纳斯吉拉斯占36. 25 %、里约热内卢占11.25% .孵化器中的公司也集中在9个州,圣保罗州占所有孵化器公司的36.7%,米纳斯吉拉斯州占24.5 %,伯南布哥州占12.2%,南里奥格朗德州占10.2%

 

结语:

生物技术研究是目前巴西政府优先大力发展的高科技领域,但由于巴西整个科技创新体系存在严重缺陷,巴西的研究与开发模式不但不利于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而且严重阻碍了整个经济的崛起。对于巴西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优先发展特定产业尤其是高科技产业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加强政府的宏观决策能力和执行力,促进科学技术在不同地域和各个部门的均衡发展,增强民族企业独立创新的能力,创造一种有利于民族经济崛起的科技创新制度,防止跨国公司对本国高科技领域的进一步控制。

计数器: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信息反馈 | 下载中心 | 网站地图 | 旧版网站 |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 技术支持:北京海市经纬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东城区张自忠路3号(北京1104信箱) 邮编:100007 电话:010-64039010

传真:010-64014011 E-mail:wang_sf@cass.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