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本所动态>正文
生态文明转型的经济学理论认知与全球气候治理——拉美经济讲堂第一讲综述
作者:王飞时间:2017-03-01 16:31:00来源:
2017年2月28日,拉美经济学科“拉美经济讲堂”开讲。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环境发展研究所潘家华所长就“生态文明转型的经济学理论认知与全球气候治理”这一主题与拉美所的科研人员进行了交流。
 
吴白乙所长做开场白。他指出,这是拉美所2017年的第一场学术讲座,今后将利用这一形式加强全所科研人员的理论积累,将学术和现实紧密结合起来。
 
潘家华教授首先对比了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在经济学范式方面的不同。生态文明是全新的发展范式,与传统经济学有显著区别。经济学的起源建立在伦理学基础上,属于功利主义范畴;生态文明则建立在尊重自然以及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础上,体现了东方古典哲学的智慧。在价值测度和分配上,工业文明视劳动为价值的第一源泉,按劳分配是获得价值的基础;生态文明不仅承认劳动价值,还提出了自然价值的再生产以及参与分配的可能性。在社会关系上,工业文明强调优胜劣汰和适者生存;生态文明则强调互利共赢与和谐共生。在目标函数上,工业文明坚持各个经济主体的利润最大化;生态文明则更关注社会福祉与可持续发展。在生产方式和能源基础上,工业文明消费化石能源,从原料生产过程到产品和废料的产生,只是简单的线性关系;生态文明则重视可再生资源,通过循环再生实现绿色、低碳和健康的消费。他从生态文明的角度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进行了一些扩展:劳动创造价值的同时,也可以制造出负价值。通过将自然资产与人类的货币资产进行对比,可以将自然价值添加到劳动价值当中,这从内容上扩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理论。由于工业文明面临“三重天花板效应”,消费和需求饱和、资源约束、资产存量饱和都限制着工业文明的发展,这就更加凸显了生态文明范式下强调生态中性的经济发展。
 
接着,潘家华教授回顾了全球气候治理的历史。从《京都议定书》到《哥本哈根协议》,再到今天的《巴黎气候协议》,低碳转型的国际气候治理框架逐渐建立。《巴黎气候协议》为今后全球范围内的各种类型治理协定的签署提供了标准的范式。各国通过短期自主贡献确认达到中长期全球排放目标的实现,并通过盘查机制从国家信用和国家道义实现各国排放目标实现的监督。
 
在讲座的最后,与会人员就感兴趣的话题与潘家华教授进行了交流。关于特朗普上台后美国在气候变化治理上的态度问题,潘家华教授指出,特朗普上台前后对于《巴黎气候协议》的措辞已经说明其态度的转变。此外,根据协议文本,非国家实体也可以做出贡献,以纽约和旧金山为代表的美国地方政府已明确表示支持《巴黎气候协议》。如果美国退出这一协议,将使自己陷入十分被动的局面。关于《巴黎气候协议》当中的盘查机制,他认为目前的问题集中在方法论方面,如何进行盘查、使用哪些指标以及数据是否可以透明与公开,都在磋商之中。关于拉丁美洲国家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地位与作用,潘家华教授认为,以巴西为代表的拉美国家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不仅提出了了关键性的政策建议,还通过实际行动在森林保护方面做出了贡献。最后,他还提到了中国如何在全球气候治理中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当前,由于受到意识形态和地缘政治等因素的制约,中国尚不具备在全球气候治理中扮演领导者角色的能力,但是国际社会对中国存在较大的预期,中国有必要承担一定的责任。事实上,中国在生态文明经济学以及价值观上已经贡献了自己的智慧。未来,必须依靠价值观的认同获得其他国家的理解与支持,打造命运共同体,而不只是依靠单纯的资金转移获取其他国家的支持。
计数器: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信息反馈 | 下载中心 | 网站地图 | 旧版网站 |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 技术支持:北京海市经纬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东城区张自忠路3号(北京1104信箱) 邮编:100007 电话:010-64039010

传真:010-64014011 E-mail:wang_sf@cass.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