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当前位置: 首页>员工天地>青年小组>正文
第四届全国拉美研究青年论坛
作者:时间:2008-07-30 00:00:00来源:
 

 

2008年7月11日,由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国拉美学会和中国拉美史研究会联合主办的第四届全国拉美研究青年论坛在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召开。会议为期一天,主题是“当前拉美改革与调整对中拉关系的影响”。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崔立如、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所长郑秉文、中国拉美学会会长和中国社科院国际学部委员苏振兴、北京大学拉美研究中心主任林被甸、出席了本次会议并分别在开幕式致辞。来自外交部、商务部、中联部、新华社、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山东大学等单位的近50位老中青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
崔立如院长在开幕式致辞时指出,目前正是中拉关系发展的重要时期,今年是中拉的外交大年,胡锦涛主席访问拉美,本次会议召开时值墨西哥总统卡尔德龙将首次访华。拉美地区不再是过去人们认为的那么遥远。随着中拉关系的不断推进,中拉关系不断拉近。双方各方面交流不断深入,特别是近些年来中拉双方都面临着对内改革调整、对外开放融合的重要发展时期;都面临促进经济增长、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建设和谐社会、争取良好国际关系、实现现代化进程的重任。中国与拉美国家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建交,70年代大规模建交,80年代以来中拉关系快速发展,尤其进入21世纪后,双方又提升了对方的外交定位。如何在当前时机下进一步推动中拉合作,寻找合作新形式、新内涵,把中国对拉美的研究推进到一个更高的层次,是中国拉美研究学术界的一个挑战。本次会议将推动中国在拉美问题方面的研究,将提高我国中青年拉美研究学者的水平;会议为拉美学界的交流提供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希望中青年学者能够更快成长,早日担当研究拉美问题的重任。
郑秉文所长代表拉美所向大会表示祝贺,他在致辞中论述了青年研究人员在提高科研水平方面要处理好十个方面的关系:(1)处理好马克思义义理论与现代西方理论流派的关系,青年学者要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并作为研究理论的基础;(2)时政研究与规范研究二者不可偏废;(3)国别研究与学科研究并重;(4)对策研究与基础研究要同时进行,对青年同志来说,基础研究是根本,不能因对策研究而忽视根本;(5)对象国研究与中国问题研究都要进行,要了解国内时政;(6)处理好小语种与大语种的关系,学小语种出身的学者应注意提高自身英文水平,同时英语为第一外语的学者应适当学习西语,更好地借助语言学习提高科研能力;(7)学术翻译与学术研究都要重视,认真翻译一本外文书可以真正提高语言能力;(8)既要重视学术论文写作,也要注意撰写一般文章;(9)注意掌握学术质量与成果数量的关系,不能过分追求成果数量而忽视学术水平;(10)处理好个人的长线研究和阶段研究的关系,个人的课题研究与集体课题研究相结合。郑所长指出,随着中拉关系尤其是经贸关系的不断深化,拉美研究的重要性日益提高,青年学者将是未来30年即拉美与中国发展的重要时期的主要研究力量。在过去的研究中,中拉关系研究比较全面,包括了政治、政党交往、外交、科技合作等多方面的深入研究,未来我们还应找到新的研究方向与领域,为中拉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作出贡献。
苏振兴会长回顾了拉美青年论坛的创建和发展,认为青年论坛的创办为青年学者提供了一个场合与机会,使青年学者有一个学习和交流拉美研究的舞台,希望青年学者在大好的时代背景下,能够加速成长,让拉美研究事业后继有人。苏会长肯定了年轻拉美研究学者在学历及语言方面的优势,他相信青年学者必将在国家改革开放的大好时期,在老一辈学者的教育和指引下,更快更好地把拉美研究事业继续下去。
林被甸教授在致辞中表示,青年论坛采用开放式、轮流主办的方式,使更多的同志得到了锻炼,为拉美学会和拉美史研究会两个学会的交流提供了平台。作为老一代拉美研究学者,愿意继续为青年学者的学术成长提供支持和帮助。
会议讨论共分四个单元,议题分别为:中拉关系的特点与走势,左派崛起与中拉关系,美国因素与中拉关系,中拉关系中的国别与具体问题。
(一)关于中拉关系的特点与走势。青年学者杨首国以拉美改革调整与中拉关系为题,从拉美近年来政治、经济、对外政策等方面改革的主要表现、对中拉关系的影响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综合论述。随后,复旦大学拉美研究室主任朱鸿博副教授从地缘政治的视角,分析了拉美关系的现状与展望。他分析了拉美对中国国家利益的重要性,认为发展中拉关系的重点是加强经贸合作,由此进一步提出了发展中拉关系的几点建议:对拉美总的战略分析和定位作为我国对美国外交的筹码和杠杆;对拉美的战略手段和工具应以建设自由贸易区为重点;对拉美国家开展外交工作应注意支点国家与大国并重,在重视地区大国的同时不应忽视与一些拥有特殊地理位置国家的外交关系建设。南开大学硕士研究生程丽生就话语权与中拉关系的发展进行了论述,主要论述了美国作为第三方面因素,应用话语权对中拉关系的影响问题。将话语权这一概念引入拉美研究领域,引起了与会学者的关注。
(二)关于左派崛起与中拉关系。南开大学研究生曹龙兴从全球化视角分析了拉美左派力量的崛起;朱梅莹就发展中的拉美左派的影响、意义、发展趋势以及对美拉关系的影响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的孙岩峰重点分析了拉美左派的崛起对中拉关系的影响,认为发展经济和建立有利于拉美和中国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是中拉双边最主要的共同利益,共同的战略利益才是中拉关系发展的动力;但是,左派的崛起对中国在拉美的利益产生了一定负面影响,如民族主义高涨带来的国有化措施,对资源、价格的控制,对外资和全球化的排斥,部分反美国家打中国牌影响中美关系发展,对我国过高期望影响了双边关系等。他还认为,应冷静看待左派崛起对中拉关系的影响,我们应站在发展中拉关系的战略高度深入研究拉美左派的崛起这一课题。在专家评论环节中,汪巍研究员提出在中拉关系中,中国应重视自身形象建设,包括软、硬两方面的实力,尤其是软实力。近年来,中国开始注重文化方面的传播,如在巴西及墨西哥分别开展为期半个月的“感知中国”大型展览活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拉美各国对中国的了解与认识。
(三)关于美国因素与中拉关系。南开大学拉美研究中心董国辉以“美国‘关注’中拉关系的发展:事实与原因”为题,论述了21世纪以来的中拉经贸往来、高层互访以及各种形式的交流与合作迅速发展,认为这种发展引起了美国国内一些政治家、评论家和学者的“关注”。在中拉关系迅速发展的现实状况基础上,他着重介绍了美国政界、新闻界和学术界对中国在拉美活动的讨论,并从中国与美国的意识形态分歧、美国对拉美地区的“特殊情结”和美国外交政策扩展性与使命感的角度,分析美国“关注”中拉关系的原因。拉美所青年学者孙洪波以“美国智库对中拉关系的新判断”为题,以美洲国家对话组织学者丹尼尔•埃里克森在拉美所作的报告为基础,分析和评论了美国智库对中国在拉美的战略分析、中拉关系对美国的影响以及美国应如何应对中国在西半球的挑战等问题。南开大学刘洪娜以国际关系中的三角关系概念与理论分析了中、美、拉三方关系的发展,以美国对中拉合作的关注点、中拉合作中中国的关注点、美拉合作中拉美的关注点等问题发表了看法。有学者认为,中国在重视同拉美发展外交、经贸等合作的同时,应注意避免与美国的利益冲突,在不影响中美双边关系的同时,全面发展中拉关系;同时我们应注意拉美各国与我们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差异。拉美国家的意识形态及文化背景都是源于西方的,与中国有一定差异,我们应尊重拉美各国社会主义思潮的发展。
(四)关于中拉关系中的国别与具体问题。拉美所青年学者刘维广、郭存海分别阐述了古巴形势的变化对中国与古巴关系的影响以及如何加强对未建交国的工作等问题。南开大学的潘芳就阿根廷国家政治转型的第一次尝试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有学者认为,目前拉美各国都在摸索今后发展的道路,如古巴的社会主义道路,委内瑞拉推行的“21世纪社会主义”,智利的重视发展教育同时希望借鉴中国的教育体制经验等。
在闭幕式上,拉美学会会长苏振兴和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王在邦副院长对会议作了总结。他们充分肯定了会议的成果:青年学者进行主题发言,资深学者在会议上为青年学者在拉美研究事业上的指导与帮助,为青年学者提高科研水平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苏会长认为,青年学者思路开阔,他们的发言有的从新视角出发考察问题,有的提出了新看法;资深学者的评论准确、到位、深刻。他还指出,加强国际政治理论研究和历史研究是从事拉美问题研究的关键,目前还有很多有意义的课题值得我们研究,如在60年的新中国外交中,对拉美的外交目前还缺乏系统的研究。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王在邦强调了综合性研究的重要性,他认为各方面研究应该相结合,不应孤立地研究政治、经济、国际关系等问题;同时,在注重学术研究的同时也要兼顾政策性研究,而研究要有前瞻性。
计数器: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信息反馈 | 下载中心 | 网站地图 | 旧版网站 |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 技术支持:北京海市经纬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东城区张自忠路3号(北京1104信箱) 邮编:100007 电话:010-64039010

传真:010-64014011 E-mail:wang_sf@cass.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