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当前位置: 首页>研究中心>巴西研究中心>学术活动>正文
广西大学中国——东盟研究院调研报告
作者:张勇时间:2016-09-30 15:17:00来源:巴西中心

 

 

2016年9月2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巴西研究中心一行四人在执行主任周志伟博士的带领下赴广西大学中国——东盟研究院,就广西在“一带一路”倡议中的角色与定位、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合作以及东南亚国家投资贸易环境等相关问题进行调研。中国——东盟研究院副院长申韬教授、首席研究员陆建人教授、院长助理罗传钰副教授、法律研究所所长张文山教授、越南研究所所长金丹副研究员、马来西亚研究所所长毛薇博士参加了座谈会。

座谈会由副院长申韬教授主持。她向巴西研究中心调研组一行表示热烈的欢迎,并详细介绍了广西的战略地位和中国——东盟研究院的发展情况。她指出,广西地处中国面向东盟开放的前沿地带,不仅有已成为中国重要经济外交平台的一年一度的中国——东盟博览会,还有中越“两廊一圈”、GMS次区域合作等区域合作机制,使得广西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战略要地。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肯定广西在中国——东盟合作中的重要地位,并明确要求广西要积极参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泛北部湾合作、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充分发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前沿地带和“桥头堡”作用。

谈及研究院建设情况时,她向调研组介绍,2005年1月广西大学联合广西国际博览事务局,整合全区高校和相关部门的研究力量,在原广西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1995年成立)的基础上,成立中国——东盟研究院,为正处级独立建制。2011—2013年为适应中国——东盟关系的发展变化,研究院进一步细化研究领域,调整运行架构,将机构设置增加、调整为10个国别研究所和10个专业研究机构,并启动建设中国——东盟研究国际在线研讨平台和中国——东盟全息数据研究与咨询中心,强化科研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研究院以“长江学者”、“八桂学者”为重点目标,以“特聘专家”等方式引进国内外高校及研究机构的科研骨干,跨学科交叉组建研究团队。经过长期建设发展,研究院已成为全国从事东盟领域研究人数最多的机构之一。

目前,研究院作为“自治区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牵头建设中国——东盟区域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实施“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研究‘部、省、校’协同创新工程”,争取“中国——东盟区域发展协同创新中心”进入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行列。对于未来的展望,申韬教授提出,研究院将本着跨学科、跨区域、跨国家的开放式研究平台建设思维,整合国内外该领域研究力量,创新科研团队形成机制,融合政治学、历史学、民族学等多个边缘学科,研究中国——东盟关系问题、并扩展到跨国界区域性国际经济合作理论与实践问题。

巴西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周志伟博士也简要介绍了中国社科院拉美所及巴西研究中心的发展情况,并提出向中国——东盟研究院学习借鉴区域合作研究治学经验以及加强学术智库之间交流的热切希望。双方主要就广西在中国对外经济开放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中的角色和定位、中国和东盟国家经贸合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主要观点归纳如下。

一、如何理解一个地区在“一带一路”倡议中的作用

研究院法律专家首先从“一带一路”战略到“一带一路”倡议的用词转变切入,阐释了对“一带一路”的理解。“战略”容易引起沿线国家的疑虑和担忧,而由政府提出的“倡议”强调共同参与、互利共赢。而且,在全国各省积极营造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的“热”氛围中,学者应该多一份“冷”思考: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一带一路”。法律专家认为,一个地区在“一带一路”中的作用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其一是基础设施(交通线)的建立;其二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对于前者而言,一个地区在交通线处于节点、枢纽或是其他位置,决定了它天然的区位优势。但这并不意味着区位优势可以完全发挥出来。对于后者而言,全球经济一体化在当下急需解决贸易投资便利化问题。就贸易领域而言,广西占中国——东盟的贸易比例低于珠三角和长江三角地区,原因可能有多重因素,例如交通费用较高、政府服务水平较低、产品竞争力低下,等等。因此,发挥广西在“一带一路”倡议中的作用可能需要从以下方面着手。第一,减少政府干预,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第二,提高政府效率和服务水平,建立真正的软实力。第三,明确广西的定位,即是打造平台发挥区位优势,是提高产品竞争力参与国际经济,还是兼而有之。第四,破除落后观念,促进机制体制创新。第五,发挥广西在中国-东盟合作中的教育优势。广西教育,不仅是高等教育,而且还有初等教育,都对东盟国家具有很大吸引力。

二、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面临的问题

鉴于东盟国家内部的差异性,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关系呈现出不平衡性。研究院专家分别从中国与越南、马来西亚和文莱的经贸合作案例研究中做出详细阐释。

对于中越经贸关系而言,双方合作领域广泛。广西和越南的贸易占到越南边境贸易的85%。从整体而言,越南对中国的贸易逆差近年来一直在扩大。越南对中国出口以煤炭、原油和天然橡胶等资源密集型产品为主,从中国进口机械设备,计算机、电子及零部件等商品。就投资而言,目前广西企业到越南投资较多,但是中国整体占越南吸引的FDI总额比例较低。日本、韩国才是越南吸收FDI的主要来源。遇到的问题包括,由于企业运作不规范,中国企业在越南的信誉和形象受损。同时基础设施建设(例如轻轨)给越南环境造成较大影响的情况也时而有之。

对于中马经贸关系而言,中国与马来西亚贸易占中国与东盟贸易的四分之一,但是目前被中越贸易超过。投资方面,马来西亚对中国的直接投资额一直远大于中国对马来西亚的直接投资额。因此,马来西亚一直希望中国加大对马来西亚的直接投资。近年来,马来西亚对外资的吸引力较周边国家下降,这固然受制于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但是马来西亚劳动力缺乏也是重要的制约因素。马来西亚资源丰富,但是人口较少,技术工人缺乏,非法外籍劳工众多,这直接影响了在马来西亚投资的企业的生产用工。鉴于产业升级缓慢,近年来马来西亚出现一种退回到原材料出口的发展模式。而且,在中马双园(中马钦州产业园、中马关丹产业园)的合作模式中,关丹产业园遭遇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的问题。面对国内目前的政治危机,政府主要以维稳为主,可能无暇顾及经济领域的改革。此外,还值得关注的是,马来西亚华人特别希望借助“一带一路”的契机提升其政治地位。

至于文莱,其投资环境对中资企业具有吸引力。国家富裕、且市场化程度较高,税收政策优惠。但是,中国项目也遭遇到政府决策效率比较低下的问题。综上所述,研究院专家普遍认为,中国和东盟国家之间缺乏深入的了解。特别是,中国企业不了解当地的政策以及法律法规,可能面临投资风险。因此,与会专家特别强调要加大对法律人才的培养。

三、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谈及东盟经济一体化时,研究院专家认为,东盟区域内贸易多年来占东盟贸易总额的比例一直维持在20%的较低水平。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其一,东盟内部是一种南南合作,受制于人口规模、市场容量、消费能力等因素,区域内市场需求不高。第二,产业结构趋同,且都是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贸易动力不足。第三,东盟一体化进程还处于初级阶段,尚未完成从低级向高级阶段的转变。即东盟经济共同体尚未完成建立统一大市场(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目标,更谈不上政治安全共同体和社会文化共同体的建立。此外,专家们还对东盟十国内部对外开放的不同利益诉求以及TPP未来发展前景做了详尽分析。

通过座谈,与会专家基本达成一种共识:尽管东盟和拉美地区初始条件不同,但是作为新兴市场经济体较为集中的两大发展中地区,两者发展进程以及中国与其发展经贸关系遇到的问题和风险具有相似性。巴西研究中心调研组表示,吸取中国与东盟国家开展经贸合作的经验教训,可为促进中拉整体合作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和政策建议。最后,中国——东盟研究院向巴西研究中心调研组赠送了该院的最新研究成果。

计数器: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信息反馈 | 下载中心 | 网站地图 | 旧版网站 |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 技术支持:北京海市经纬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东城区张自忠路3号(北京1104信箱) 邮编:100007 电话:010-64039010

传真:010-64014011 E-mail:wang_sf@cass.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