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2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巴西研究中心一行四人在执行主任周志伟博士的带领下赴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就广西与东盟国家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的教育合作和国际交流等相关问题进行调研。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校首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孙杰远,国际交流处处长戴家毅,教育学部副部长王彦、杨茂庆,教育学系耿涓涓教授、叶蓓蓓副教授参加了座谈。
座谈由教育学部部长孙杰远教授主持。他向调研组介绍了教育学部的发展情况。教育学部成立于2015年,其前身为1982年成立的教育系,1998年整合电教中心、中学教育研究所,成立教育科学学院,2015年整合教师教育学院、课程中心,成立教育学部。现设有教育学系、心理学系、教育技术学系、学前教育学系、特殊教育学系5个系,覆盖公共事业管理(教育管理)、应用心理学、学前教育学、教育技术学、小学教育、特殊教育六个全日制本科专业。教育学科实力并列在全国第十名。孙部长特别希望加强教育学部与中国社会科学院之间的学术合作与交流。
目前教育学部与东盟国家之间的教育合作通常有四种形式。第一是高层互访,包括政府层面、大学层面以及学者交流。而且,广西师范大学在东盟国家(越南、泰国、印尼)设有孔子学院。孔子学院在促进人文交流、教育合作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第二是每年都举办教育主题论坛,近年来主要做职业教育论坛,广西师大通常作为主办或承办单位之一。第三是合作研究,特别是对外汉语合作研究较多。第四是留学生互派。广西师大是中国接收东盟国家留学生最多的高校。目标成立东盟教育研究院,作为广西师大学科发展的一大特色。
国际交流处处长戴家毅指出,国际交流处的主要目标以东盟国家为主,兼顾欧美发达国家,重点是拓展与东盟的交流合作。因地缘和历史优势,广西师大与东盟国家,特别是与越南的国际教育交流开展得最早。2015年整个广西接收的长短期留学生1.1万人,其中0.8万人来自东盟国家。2015年广西师大接收的长短期留学生1500人,东盟留学生占到70-80%。如果按照学历留学生衡量,来自东盟的占比可能高达90%。越南、印尼和泰国是留学生的三大主体。广西师大派出的留学生主要集中于对外汉语、旅游等专业互换项目,国家也集中于越南、印尼和泰国这三国。而且,汉语言文化系的本科生培养主要采取与越南、泰国、印尼等国高校开展2+2、3+1中外合作联合培养模式。此外,通过与东盟国家驻华使领馆的合作,广西师大还建立了一些与东盟教育交流与研究的合作平台,如泰国文化中心、印尼文化中心。
在交流过程中,双方就孔子学院的发展情况、中国在东盟国家的国家形象、中国与东盟国家的文化差异、东盟国家内部教育体制差距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教育学部专家认为,教育始终是推动中国与东盟国家合作的有效途径和重点领域。当前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依然受到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多因素的影响。展望未来,在推动与东盟国家教育交流与合作中,广西师大还会继续提升自身吸引力,并完善相关合作机制。
座谈会后,在国际交流处处长戴家毅和教育学部副部长王彦教授的带领下,调研组参观了位于田家炳教育书院旁的越南学校纪念馆。越南学校纪念馆共分为5个展览厅。讲解员为调研组介绍了越南学校的历史。20世纪50至70年代,越南的一批学校迁到广西,在广西师范大学校址上先后成立了育才学校和“九二”学校,统称为越南学校。越南学校培养了大批人才,为越南的卫国和建国大业做出重要贡献,越南学校也是中越两国人民友谊的纽带。纪念馆是在原来越南学生使用过的楼房建成的。随后,讲解员通过史料、实物、图片、文字和沙盘模型等的展示,详细介绍了越南人民伟大领袖胡志明主席和我国老一辈领导人在一起或进行革命或学习参观的事例。在陈列室中,调研组还看到了越南校友赠送的纪念物和留学时的照片。
通过座谈与参观,教育学部与调研组互相表达了加强学术研究和智库交流的热切希望,并且一致认为,教育交流和合作是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促进民心相通的有效途径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