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 > 科研资源 > 拉美概览

民族

  时间:2007-04-26  
拉丁美洲是世界上人种齐全、民族繁多的地区,该地区的土著居民为印第安人。1492年哥伦布地理发现之后,欧洲、非洲和亚洲不同种族、不同民族的移民大量涌入,使拉美地区人口不断增加,民族结构日趋复杂。经过长期的种族融合、同化,拉美地区逐渐形成了一大批新兴民族——即由各种族多次混血形成的数量很多的混血种人。与此同时,一部分当地土著居民印第安人和外来的一些民族的居民至今仍然保留着自己的民族血统和其原有的民族特征。这样,在拉美地区就形成了一个既存在着广泛大量的种族融合,又保存着多种族、多民族共存的社会。现在,拉美地区因其人种齐全、种族融合最充分而被世人称为种族的大熔炉。目前拉美地区有大约600个民族。这些民族大致包括以下5部分人:土著居民印第安人、欧洲移民及其后裔、非洲黑人及其后裔、亚洲移民及其后裔和各种类型的混血种人。
  土著居民印第安人 拉美地区原有居民之所以被称为印第安人,是由于一段历史的误会。1492年当哥伦布一行第一次到达美洲时,误认为他们所发现的新大陆就是印度,因此将当地的居民称为印度人。后来,在翻译成中文时,为了与真正的印度人相区别,将它译为印第安人。实际上,印第安人与印度人没有任何联系。但印第安人一词却被长期沿用和流传下来,成为表示美洲土著居民的专用词。
  在15世纪末欧洲殖民者入侵之前,南、北美洲印第安人总数约7500万,其中拉美地区约6700万。印第安人分布广泛,部落数目繁多,仅其方言土语就多达12002200种。当时,拉美地区印第安人主要有:墨西哥的阿兹特克人和托尔特克人,墨西哥南部和危地马拉、洪都拉斯等地的玛雅人,加勒比地区和亚马孙河流域的加勒比人和阿拉瓦克人,委内瑞拉和哥伦比亚及其周围地区的奇布查人,秘鲁、厄瓜多尔和玻利维亚的印卡人,巴西亚马孙河流域的图皮人,巴西南部、巴拉圭、阿根廷和乌拉圭的瓜拉尼人,智利的马普切人,火地岛上的奥纳人、阿拉卡夫人和雅甘人等。在欧洲殖民者到来之前,印第安人已创造了独特的古代文明,形成了阿兹特克文明、玛雅文明和印卡文明三大文明中心。当时印第安人的生产力已有较大发展,生产方式比较进步,在农业、畜牧、建筑、冶炼、数学、天文学、宗教等方面创造了相当高度的文明。他们培植玉米、马铃薯、棉花、豆类、蔬菜等多种作物,饲养火鸡、犬、蜜蜂、鸡、鸭、骆马及珍禽异兽,能纺织质地优良的棉布,制做精美的陶器,建筑高大雄伟的金字塔和繁华的城池,修筑道路、堤坝、引水渠,从事金属熔炼和煅造,制作精美的金、银、铜和青铜制品。他们发明了历法、计数法,在医学、草药方面有很高的建树。
  19世纪初,拉美地区各国相继获得了独立。在独立后的150余年里,经过拉美各界进步人士的共同努力,印第安人的生存权利终于得到认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印第安人民族意识不断增强,为维护自身的民族权益,印第安人进行了不断的斗争。各国政府亦采取了一些政策和措施,对印第安人予以保护和帮助。由于历史的原因,现今拉美各国印第安人绝大多数生活在农村,从事农、牧业生产,或兼事渔、猎,生活水平低下。现在只有极少数印第安人进入城镇,加入了主流社会,但也只是从事一些笨重的体力劳动。他们受到歧视和面临被解雇的威胁,生活极不稳定。
  欧洲移民及其后裔 主要包括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德国、法国、英国、荷兰、爱尔兰、丹麦、挪威、瑞典、波兰等几乎所有欧洲国家的主要民族成分。15世纪末哥伦布发现美洲后,欧洲探险家、冒险家纷至沓来,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寻找金、银、珠宝以及为王室建立新的领地。西班牙王室鼓励手工业者和农民移居新大陆,随后其他欧洲国家也实行了类似政策。但在很长时期内迁入拉美的欧洲移民并不多,而且移民还受到严格的限制。19世纪初拉美国家相继获得独立后,取消了过去仅限于移入原宗主国居民的规定。同时,由于欧洲列强及美国新殖民主义的影响和跨国商业集团的发展,进入拉美的欧洲移民数量大增。第二次大战后,欧洲向拉美移民的规模进一步扩大。18001930年欧洲共移民拉美700万~900万人,主要进入阿根廷、乌拉圭、巴西、智利、哥斯达黎加、古巴、委内瑞拉等国。1879年古巴废除奴隶制后,大量西班牙移民涌入,到1930年古巴人口中约16%为西班牙人。18871948年仅阿根廷就接受600多万欧洲移民,其中主要是西班牙人和意大利人。此间,许多德国人、意大利人、波兰人等到智利以及巴西南部地区定居。大量的欧洲移民对拉美的社会、经济、文化等产生了重要影响。阿根廷在1914年前的经济繁荣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欧洲移民。智利独立战争的著名领袖贝纳多?奥希金斯就是一位爱尔兰出生的移民的儿子。现在欧洲移民后裔在阿根廷和乌拉圭比例较高,分别占全国人口的97%和92%,其他比例较高的国家还有智利、巴西、哥斯达黎加、古巴、委内瑞拉等。
  欧洲移民初到拉美时,主要是充当农业工人和城市中的劳动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之中许多人及其后裔也积极参与其他社会生活,许多人成了教师、医生、律师、商人、企业家、政治家等。一般来讲,在拉美的欧洲移民及其后裔的政治地位和经济状况都比较优越,有的是军政显要,有的是庄园主或大企业家,有的成为商贾巨富。在欧洲移民人数比重较大的国家中,他们成为主流社会中举足轻重的民族群体。
  非洲黑人及其后裔 拉美黑人最初是由葡萄牙、西班牙、荷兰、丹麦、法国、英国等国殖民者和商人作为奴隶贩运而来的。他们主要来自西非海岸人口稠密的地区,包括塞内加尔、塞拉利昂、利比里亚、象牙海岸、加纳、尼日利亚、刚果和安哥拉等;一部分来自苏丹、莫桑比克和马达加斯加等中、东非地区。这些黑人从属不同的民族或部族。1502年第一批由非洲运进拉美地区的黑奴在圣多明各岛登陆,宣告了美洲历史上黑奴制度的开始。此后买卖奴隶的罪恶勾当便猖厥了几百年。黑奴来到拉美后,主要被贩卖到种植园经济相对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成为种植园和矿场的主要劳动力。黑人男子采矿,种植甘蔗、棉花、咖啡、香蕉等作物;黑人妇女被派做家奴,充当厨子、奶妈或家庭主妇的陪伴。废除奴隶制后,一部分黑人离开种植园,进入城镇寻找工作,但绝大部分黑人仍留在农村从事农、牧业生产。黑人为拉美的独立运动和农、牧业和矿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黑人文化对拉美文化的发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与白人、印第安人等长期共处中,黑人与他们广泛混血,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混血种人。
  现今,拉美地区有黑人2500万~3000万,主要分布在西印度群岛、巴西、委内瑞拉、哥伦比亚等国。黑人在拉美国家中的政治地位和经济状况都比较低下。尽管黑人之中有少数人从政,进入社会高层,成为军政显要,但绝大多数或在农村务农从牧,或在城镇充当军、警人员或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均处在社会底层,经常面临失业、失学、贫困、营养不良和疾病等问题。
  亚洲移民及其后裔 拉美地区的亚洲移民包括印度人、华人、爪哇人、日本人、菲律宾人、越南人和老挝人等。在亚洲移民中,印度人、华人和爪哇人进入拉美时间较早,是在19世纪作为契约劳工被招募去的。其他移民到达拉美的时间稍晚一些,是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或前后进入拉美的。19世纪中叶以后拉美各国纷纷废除了奴隶制。由于劳动力主要来源黑奴被解放,种植园出现了劳动力短缺的严重局面;另外,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拉美各国新经济领域的开发,也需要大批的劳动力。因此,各国政府纷纷从世界各地招募契约劳工。印度、中国、印度尼西亚、日本等国契约劳工和移民随之大批进入拉美地区。
  印度人主要前往特立尼达岛、圭亚那、苏里南、法属圭亚那等国家和地区,爪哇人主要去往苏里南,华人主要被招募到秘鲁、古巴、巴拿马、智利、圭亚那、苏里南以及西印度群岛英属和法属殖民地。两次世界大战前后日本移民不断移入拉美。二次大战后,一些东南亚国家移民陆续前往拉美,使拉美的亚洲移民数目不断增加。
  亚洲契约劳工和移民对拉美的农业、商业以及内地的开发做出了巨大贡献。数目巨大的契约劳工合同期满后,少部分人返回原藉,而大部分人在所在国家或地区定居。印度人、爪哇人、日本人多数仍以农业为生,从事甘蔗、水稻、咖啡等作物的种植。华人中许多人进入城镇,经营餐馆、洗衣店、杂货店等,也有的人经营蔬菜瓜果等种植业。部分日本人亦到城镇从事商业和服务业。亚洲移民多数按民族集聚而居,仍保留了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化。就整个拉美地区而言,亚洲移民的各民族群体都属于少数民族。
  拉美混血种人 在拉美地区,土著居民印第安人、欧洲白人、非洲黑人以及后来的亚洲移民长期共同生活在一起,不可避免地发生不同种族或同一种族中不同民族之间的混血或再混血现象,从而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混血种人。现在混血种人约2.2亿,占拉美总人口的45%。第一代混血种人称原发性混血种人,如印第安人和欧洲白人的混血称梅斯蒂索人(简称印欧混血种人),非洲黑人与欧洲白人的混血称穆拉托人(简称黑白混血种人),印第安人和非洲黑人的混血称桑博人(简称印黑混血种人)。在这三类混血种人中,梅斯蒂索人的人数最多,主要分布在讲西班牙语国家特别是太平洋沿岸的国家中;其次是穆拉托人,主要分布在巴西、巴拿马、伯利兹及西印度群岛;桑博人居第3位,人数不多,主要分布在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圭亚那等。第二代混血种人称继发性混血种人,当然,他们也分门别类各有名称。那些在原来各个殖民地疆界内经过多次混血,从血统上讲已不属于原来任何种族或民族的人类群体,被中国学者称为新兴民族。由于新兴民族形成过程中所依赖的地域、血统、语言、文化等因素所具有的复杂性,所以,它们的形成时间也具有不同期性。但总的看来,拉美新兴民族的形成与拉美新兴国家的建立基本上是同步的。大多数拉美新兴民族的形成时间是在19世纪的不同时期,有的新兴民族形成的时间可能要晚一些。新兴民族的名称与新兴国家的国名大体一致。就拉美地区整体而言,新兴民族的形成过程至今已完结。这是因为19世纪以后特别是第二次大战后,欧洲、亚洲、大洋洲等地仍有大量移民不断迁入拉美,而且拉美各国之间也存在着互相移民的现象。他们不断为拉美民族增添血液和人数,但他们对拉美的民族形成已不再具有决定性影响,因为拉美的各民族已基本定型,民族结构不会再有大的变化。现在,拉美新兴民族数目众多,在已独立的国家和未独立的地区中都存在。
  民族语言 拉美地区民族众多,历史情况复杂,因此民族语言亦呈多样性特点。但总的来讲,绝大多数拉美民族的语言都是以欧洲语言为基础,在不同程度上吸收了印第安人语言和非洲黑人语言中的词汇和成语,发展成为今天各具特色的语言。因此,同是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法语、荷兰语和英语,在拉美和欧洲本土之间存在不少差别。即使是同在拉美地区,一种语言如西班牙语,在不同国家(民族)之间也有不同的发音,同一个词汇也可能有不同的含义。在拉美,西班牙语吸收了成百上千个印第安人方言土语的词汇。另外,拉美的移民过程漫长而且又不间断,后期迁入的民族在拉美形成许多少数民族群体,它们大都不同程度地保留了本民族语言。
  由于历史的原因,拉美民族语言具有高度的统一性和一致性,这一点在世界上是罕见的。作为一种民族语言,西班牙语已成为墨西哥、中美洲、南美洲和西印度群岛18个国家的官方语言,覆盖了拉美总面积的55%;葡萄牙语已成为巴西各民族的官方语言,覆盖了拉美总面积的41%。此外,英语已成为伯利兹、圭亚那、牙买加、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巴巴多斯、格林纳达、圣卢西亚等12个国家以及一些地区的官方语言;苏里南和荷属安的列斯群岛的官方语言为荷兰语;法属圭亚那、瓜德罗普和马提尼克的官方语言为法语。一种民族语言既然成为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官方语言,它也就成了这个国家或地区内各民族的共同语言。两次世界大战前后,欧洲、亚洲等大量移民涌入拉美,保留了本民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等。据估计,保留了民族语言大约100多种。
  拉美印第安人民族语言极其繁多。他们使用的各种语言加在一起大约有800多种(一说1650多种),分属100个语族,其中主要语族有:玛雅-基切语族、塔诺-阿兹特克语族、奇布查语族、加勒比语族、阿拉瓦克语族、图皮-瓜拉尼语族、奥拉-曼格语族、阿劳坎语族、巴塔哥尼亚火地岛语族、热斯语族、圭库鲁语族、萨姆科语族、克丘亚语族。
  民族文化传统 拉美地区由于其种族和民族来源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所以它的民族文化传统也表现出多样性的特点。另一方面,由于西、葡殖民者的长期统治和文化传统的影响,因此拉美的民族文化传统一般是以欧洲文化成分为基础,吸收古老的印第安文化成分和非洲、亚洲文化成分,经过不断发展与完善,最终形成的一种各民族共同的文化传统,表现出高度的统一性的特点。与此同时,拉美各民族在各自不同的生活区域和环境中也不同程度地保留和发展了本民族的文化传统,显示出本民族的文化特征。
  宗教信仰是各民族共同拥有的文化内涵之一。现今,天主教已成为拉美最主要的宗教;拉美也是世界上天主教徒最集中的地区。此外,自19世纪中期起,基督教、东正教、犹太教等也开始在拉美传播。后期到达拉美的移民,特别是亚洲移民,也带去了自己的宗教信仰。如苏里南、圭亚那、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牙买加、法属圭亚那等国家和地区的印度人信奉印度教和伊斯兰教,其他亚洲移民中很多人信奉佛教。非洲黑人中还有不少人信仰坎多姆博赞戈以及伏都教等。印第安人尽管受到欧洲人强烈的宗教同化,但至今在墨西哥、中美洲和安第斯国家中,许多印第安人仍保留着自己的原始宗教信仰,崇尚万物有灵,如对自然现象、动物、植物、山脉、河流等的崇拜,甚至还有图腾崇拜。
  拉美的文学艺术也体现了多民族的特征。它融合了印第安文化、非洲文化和欧洲文化,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汇集了亚洲移民的文化内涵,形成了多样化的形式和风格。在墨西哥、玻利维亚、秘鲁、厄瓜多尔等国,印第安民族的文学艺术占有重要地位。
  拉美的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既有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德国、法国等民族的文化因素,又有印第安人、非洲黑人以及亚洲民族的文化因素,充分体现了相互吸收和相互融合的特点。
  在拉美的民族文化传统中,绘画、雕塑、建筑、编织等艺术形式也很有特色。印第安人的绘画、雕塑艺术历史悠久,风格独特,堪称人类古代文明的奇葩。墨西哥、危地马拉的玛雅人、墨西哥的阿兹特克人及安第斯地区的印卡人的绘画、雕塑艺术,在哥伦布到来之前就已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欧洲人的建筑风格在拉美无疑占有很重要地位。在各国较大城镇,特别是沿海地区的城镇,一般都能够看到欧式建筑的雄姿和风采。许多建筑带有浓厚的欧洲古典建筑艺术风格,如哥特式的教堂、罗马式的剧场、西班牙式的庭院等。总之,拉美的主要城市既是古代文明和现代文化相结合的产物,也是新旧大陆、东西方各民族文明与文化相结合的产物。
  民族风俗习惯 风俗习惯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与一个民族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有着密切的关系。拉美民族数目众多,各民族的历史渊源、生活区域、经济活动各异,因此,风俗习惯无疑也呈现出多样性特点。另一方面,拉美社会中多民族长期共处,各民族对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也能互相认同或吸收,使一个民族的某些风俗习惯为其他民族所接受,成为多民族共同的风俗习惯,从这个意义上讲,拉美的民族风俗习惯又具有共同性。
  欧洲人到达拉美后,他们所偏爱的宗教仪式、节庆活动和文化娱乐活动,例如圣诞节、复活节、圣母借宿节、狂欢节、斗牛比赛等也得到普及,成为拉美各国许多民族共有的风俗习惯。
  拉美居民一般都喜欢过圣诞节。节庆活动每年1224日开始,延续十天左右。复活节是基督教徒纪念耶稣复活的节日,一般在春分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圣母借宿节,又称客店节,也是基督教节日之一,在墨西哥等国家非常流行。节日在每年1216日至23日。狂欢节是欧洲人传入拉美的娱乐活动。拉美国家一般都举办狂欢节。巴西的狂欢节最为有名。每年2月中下旬即天主教四旬斋戒的前几天,全国放假,普天同庆。拉美的斗牛活动也很盛行。斗牛活动由西班牙人传到拉美,很快成为许多国家的一项体育娱乐活动。
  拉美印第安民族众多,历史悠久,其风俗习惯也非常多。安第斯山地区高寒缺氧,那里的印第安人有咀嚼古柯叶和饮古柯叶茶的习惯,创造出一种古柯文化。阿根廷、乌拉圭、巴拉圭等地的印第安人还有一种饮马黛茶的习惯。马黛是一处常青灌木,椭圆形叶片,开白色小花。采其嫩叶晒干即可当茶饮,其效果同当地人喝咖啡、中国人饮茶一样。生活在热带雨林中的圭亚那印第安人有吃胡椒罐的习俗。所谓胡椒罐是印第安人的一种菜名,即用一个大陶罐,里面盛上各种肉食,放上各种佐料,尤其是大量胡椒,再放入一种叫卡塞里普的木薯酱,架在火上烧煮即成。此菜味道辛辣香美,令人大开胃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