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成果 > 其他成果

警惕疫期“政治病毒”

作者:周志伟  时间:2020-05-20  来源:《环球》2020年第7期

在新冠病毒肆虐全球、国际主流声音合力应对疫情的关键时刻,一些国家的政客却借机兜售“政治私货”,或煽动歧视,散播抹黑攻击其他国家的“政治病毒”。这些不合时宜的举动,已经切实影响到了抗疫大局,亟需反思和改观。

恶语挡不住病毒蔓延

3月18日,巴西联邦众议员、众议院对外关系及国防委员会主席爱德华多·博索纳罗,在社交平台推特上不仅无端指责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举措,甚至借机污蔑中国政治制度。此举在中巴之间引发外交风波,爱德华多本人也在巴西国内遭到批评。

连日来,新冠肺炎疫情在巴西不断蔓延,巴西各界有识之士通过各种渠道呼吁听取卫生部、各州政府和主流媒体的建议,把防疫抗疫放在首位。在此背景下,爱德华多的声音显得格外突兀和荒谬。

针对爱德华多在社交媒体上发表的无端攻击中国的言论,中国驻巴西大使杨万明当天做出回应,称其言论是对中国和中国人民的恶毒攻击,“我们绝不接受”。杨万明在对爱德华多严厉谴责的同时,还要求他撤销此条推文并向中国人民道歉。

与此同时,中国驻巴西使馆同步在推特上发文点出了“思想病毒”是爱德华多错误立场的症结所在。推文称:“你的言论并不陌生,无非是在学舌你的朋友。你最近去了一趟迈阿密,带回了思想病毒,毒害的是中巴两国人民的友好感情。你缺乏基本常识和国际视野,对中国无知,对世界无知,对历史无知。奉劝你不要争当美国在巴的代言人,否则会栽大跟头。”

有分析人士指出,爱德华多此时发表针对中国的言论,或许与巴西国内政经社会局势有关。其一,眼下,巴西府院关系进一步僵化,裂痕扩大;其二,随着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数量快速上升,巴西政府和卫生当局面临相当大的防疫压力;其三,受全球疫情影响,巴西经济复苏势头难以延续,市场预测2020年巴西有可能出现2%的负增长;其四,2020年为巴西市政选举年,执政党面临不小挑战。

事件发生后,巴西政、商、学、媒体各界人士向中方表达声援,批评爱德华多不负责任、有违外交原则的表态。3月20日,巴西总统雅伊尔·博索纳罗在接受记者采访和与企业家座谈时表示,巴中两国之间有着良好关系,并愿意加强两国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方面的合作。

“政治病毒”花样多

令人担忧的是,在疫情全球大流行的背景之下,类似爱德华多所发表言论这样的“政治病毒”不是个案。

据美联社3月25日报道,七国集团(G7)外长当天通过视频会议一致同意,需要共同努力制止新冠病毒的传播。但据美国和欧洲的外交官说,外长们无法就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将“新冠病毒”称呼为“武汉病毒”达成一致,因此G7外长决定不发表联合声明。

在3月26日举行的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针对记者的相关提问,发言人耿爽对蓬佩奥的上述言行予以强烈谴责。耿爽表示,“如果这个时候还不把精力用于自己本国的疫情防控,用于为国际抗疫合作营造气氛,反而一再挑起政治争端,破坏国际抗疫合作,这种政客还有什么道德可言?”

目前,在全球各国政府和民众奋力抗击疫情的时候,偶尔也会从某些角落传来一些不和谐的声音,出现一些令人感到遗憾的现象。其中包含的不合情理、不尽如人意之处,值得反思和警惕。

面临疫情快速蔓延的意大利曾先后向法国和德国寻求口罩和其他医疗物资援助,遭到拒绝。一名法国官员说,尽管法德两国随后向意大利提供了数以万计的口罩,但依然没有改变外界对欧盟应对疫情时不够团结的印象。

另外,在欧洲多地都曾发生一国扣押别国订购的医疗物资的事件。

瑞士《每日导报》3月11日报道,德国汉堡海关至少扣押了一个瑞士进口商从中国订购的货运集装箱,箱内装有在亚洲生产的手术手套。此次运输的目的地是瑞士,在德国中转。一位消息人士称,该集装箱在汉堡的免税仓库被扣,这意味着该集装箱甚至没有在德国入关,但仍被德国当局没收。《每日导报》评论称,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此次事件比上周德国拦截装有医用口罩的瑞士卡车的情况要严重得多。

就德国扣押瑞士医疗物资的问题,德国总理默克尔表示,德国限制了相关物资的出口,但这并不意味着任何东西都不再出口。“我们需要明确,事情由正确的人处理,发生在正确的地点。”

3月24日,意大利政府宣布扣押一批运往希腊的近2000套呼吸器具。法新社报道称,这批呼吸器具原定运往希腊,交付当地医院用于救治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不过,意大利自2月25日开始已经禁止出口呼吸器具。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3月16日评论称,此次疫情中,人人为己的心态在多个国家充分暴露,让人质疑全球团结抗疫的能力。

与此同时,极右翼势力趁机再掀“疑欧”风潮。据报道,一些极右党派和民粹主义者利用民众焦虑情绪,将难民和少数民族群体刻画为病毒传播源,发表种族主义歧视性言论,将防范疫情蔓延而采取的封锁边境问题政治化,将排外主义合理化,并通过反对移民的承诺为自己争取支持,以期追求政治资本,导致民粹主义情绪在欧洲进一步蔓延。

值得特别关注的是,虽然世卫组织在协调国际社会共同应对疫情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在单边主义、民粹主义抬头的全球背景下,各自为战、本国优先正干扰甚至瓦解着应对共同挑战的多边合力。在这次全球抗疫战中,一些国家无视世卫组织的专业权威建议自行其是,采取过度措施,甚至质疑世卫组织的独立性,造成恐慌和信息混乱,人为加大了全球协同抗疫的难度。

“病毒言行”根源何在

毋庸讳言,一些不负责任政客的言论体现出很强的排斥性,而外交上以意识形态划线的做法更属“冷战”思维。这种将疫情政治化的做法就如同无形的“政治病毒”,在全球互利合作抗击疫情的大环境中不合时宜,且十分有害。尤其是随着疫情在全球多点暴发、扩散、蔓延,当务之急是国际社会齐心开展抗疫合作,这种污名化、攻击性的做法既是对现代国际关系准则的严重践踏,更会严重影响国际社会联合防疫抗疫的效果。

正因为如此,爱德华多的荒谬言论引起巴西各界强烈反对,巴西参、众两院议长代表巴国会向中国政府和人民致歉,批评爱德华多的不当言辞同巴中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性相悖。其他一些内阁政要、资深政客、企业家、学者、智库也以多种形式声援中方立场,强调中国抗击疫情举措有力、成效显著,并积极帮助国际社会联防联控,是巴西和国际社会学习的榜样。毫无疑问,这些力量不仅能够维护中巴高效活跃的合作环境,且能够提高两国对“政治病毒”的免疫力。

另有舆论指出,政治辱骂与抹黑并不能使美国再次伟大。当前美国国内抗疫形势很严峻,美政府应对迟缓遭各方诟病。“中国实施的严厉隔离措施为我们赢得了时间,我们是否利用这段时间做了有益的准备?”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高级副总裁兼全球卫生政策中心主任斯蒂芬·莫里森如此质问。

16名国际卫生法学家日前也在英国医学期刊《柳叶刀》上发文指出,基于恐惧、谣传、种族主义和仇外心理的应对措施,无法将人们从新冠肺炎疫情这类突发事件中拯救出来。病毒无国界,以团结互助取代各自为战,以同心同德代替自私狭隘,各国同舟共济,才能最终赢得全球抗疫的胜利。

“与新冠肺炎疫情有关的对中国的攻击,不是出于对人类健康的担心,而是遏制中国的一种手段。这一政策可以称之为‘新冷战’,它已经持续数年了,既针对北京,也针对莫斯科。”俄罗斯知名汉学家塔夫罗夫斯基在题为《新冠病毒与政治病毒》的文章中指出,时间和事实再次表明,基于意识形态偏见和双重标准的“政治病毒”带来的危害更大,更难以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