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成果 > 其他成果

疫情冲击下中拉农产品贸易展望

作者:张勇  时间:2020-10-23  来源:《进出口经理人》2020年08期

自2020年2月下旬以来,新冠肺炎疫情(以下简称“疫情”)在全球加速蔓延,导致国际市场需求大幅下降、贸易下行压力加大。在这种形势下,全球农产品贸易也难以独善其身,同时受到了供给和需求两方面的冲击。拉丁美洲地区是中国农产品供给的重要来源地,突如其来的疫情冲击可能对中拉农产品贸易产生持续的负面影响。

疫情对全球农业产业链造成冲击

本次疫情在全球范围内将对包括生产、贸易、流通、消费等环节在内的整个农业产业链产生冲击。具体传导渠道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1. 国内(区域内)农业生产受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冲击

就供给侧而言,农业是投入要素密集型产业,各生产要素使用强度的不同可能使农业生产者面临不同的成本约束。通常而言,农业投入品可划分为三种类型:中间品、资本品和劳动力。其中,中间品投入包括化肥、杀虫剂、种子、饲料、电力等要素,而资本品投入涵盖机械等要素。欧洲、美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严重依赖中间品和资本品的投入,因此,这些投入品的国内供应链或国际供应链因疫情冲击而中断,将导致最终农业产出下降。而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低收入国家,更依赖劳动密集型农业。如果疫情蔓延及检疫限制措施引发劳动力短缺,那么,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生产也将受损。不仅如此,高收入国家的劳动密集型农业(果蔬、牲畜等)同样也会受到劳动力因素的制约。

就需求侧而言,农产品需求萎缩主要归因于国内经济增长放缓或衰退降低了消费者的购买力。此外,鉴于低收入国家或低收入阶层的农产品需求收入弹性大于高收入国家或高收入阶层的农产品需求收入弹性,疫情对前者的农产品需求冲击更大。另外,低收入阶层的农产品消费需求可能从果蔬、肉类、乳制品转向主食。

2. 对外贸易受国际贸易环境制约

在疫情冲击之下,那些严重依赖农业出口的国家遭受的损失较大。根据世界银行2020年6月的预测,2020年,世界经济将衰退5.2%,创“二战”之后最大降幅。世界经济衰退直接削弱了包括农产品在内的出口需求。随着防疫措施的升级,各国政府均加强了检验检疫工作,间接增加了出口成本。此外,那些以劳动密集型农业出口为主的国家同样面临供应链中断的风险,如遭遇劳动力短缺及易腐农产品无法及时运输等问题。就进口而言,尽管世界需求萎缩压低了大宗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从而有利于农产品净进口国,但是,高度依赖进口的国家可能面临诸如物流受阻、港口和储存设施运转效率下降等风险。

3. 来自金融市场的影响

第一,受疫情影响,国际金融市场大幅波动,导致一些国家资金流动性匮乏。以资本密集型农业为主的低收入国家将面临信贷市场“断供”的威胁,即使有低利率的货币政策作为缓冲,也难以承受本已高企的债务重负。第二,相对于美元的强势,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以初级产品出口为主的国家,货币面临持续贬值压力。货币贬值会刺激农产品出口,但在疫情期间,这反而会诱使决策者限制出口,以确保国内粮食安全,从而引发国际市场的局部恐慌。与此同时,货币贬值也将促使农业中间投入品进口成本增加。

中拉农产品贸易发展趋势

21世纪以来,作为中拉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中拉农产品贸易经历了跨越式增长。2003—2019年,中拉农产品贸易额从52.8亿美元增至495.5亿美元,年均增长15%。就地区重要性而言,同期内,拉丁美洲地区占中国农产品贸易额的比重已经由13%上升至22%,拉丁美洲成为中国农产品供给的重要来源地。

疫情暴发前,中国农产品贸易多年来处于逆差状态。其中,中国对拉丁美洲农产品贸易的逆差已成为中国农产品贸易总体逆差的主要来源。2010—2019年10年间,中国对拉丁美洲农产品出口额占中国农产品出口总额的比重平均为3.3%,中国自拉丁美洲农产品进口额占中国农产品进口总额的比重平均为27.8%,中拉农产品贸易逆差占中国农产品贸易逆差的比重平均为65%,见表1。

疫情暴发后,由于国际供应链中断,中国农产品贸易及中拉农产品贸易均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数据显示,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农产品出口额同比下降5.7%,为多年少见;中国农产品进口额增长8.9%,低于往年同期水平。就中拉农产品贸易而言,中国对拉丁美洲出口额保持一定的增长,但是,中国自拉丁美洲进口额增幅大大低于往年同期水平,中国农产品进口来源的稳定性受到考验。特别是2020年3月以来疫情在全球加速蔓延致使拉丁美洲地区成为疫情的新“震中”,使中拉农产品贸易面临的严峻考验在2020年第二季度集中显现。

表1 2010—2019年中国与拉丁美洲农产品贸易情况

注:数据资料根据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农产品贸易专题(http://wms.mofcom.gov.cn/article/ztxx/ncpmy/)数据整理计算得出。

 

后疫情时代中拉农业合作展望

作为中拉“1+3+6”务实合作新框架中的重点合作领域,中拉农业合作已彰显其潜力和重要性。然而,在后疫情时代,中拉农产品贸易要面临全球农业产业链变化及拉丁美洲地区经济持续低迷两方面的挑战。

就前者而言,因疫情冲击,全球农业产业链布局及演变可能发生显著变化,特别是供给链的调整可能影响贸易增长的稳定性。就后者而言,据联合国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经济委员会预测,在疫情冲击下,2020年,拉丁美洲地区经济将同比萎缩5.3%,创1900年有记录以来最严重的衰退程度。中期内,拉丁美洲地区陷入经济低迷的概率增加,将抑制农产品市场需求的增量空间。此外,疫情过后,贸易保护主义可能卷土重来,农产品贸易环境不容乐观。为应对挑战,中国企业应做好充足的准备。

首先,繼续深化贸易多元化战略。虽然中拉农产品贸易总额在增长,但是贸易结构呈现出一种不平衡的关系。中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导致土地密集型农产品出口不具备比较优势,以及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提升较为缓慢,决定了中国在中期内对拉丁美洲的农产品贸易将延续逆差走势。但从另一角度看,未来中国农产品贸易发展目标将是建立统筹的战略机制:一方面降低大宗农产品的对外依存度;另一方面,保持进口渠道的顺畅,形成稳定、多元化的供应链。

其次,增加对拉丁美洲地区的农业投资。相比投资能源、矿产领域,中国在拉丁美洲地区投资农业的边际效用会更大,因为无论对中国还是拉丁美洲国家而言,农业都是一种兼具经济和社会效应双重功能的基础产业,尤其是在抵抗全球粮食危机和减少贫困方面,这种意义体现得更为明显。未来,中拉除继续保持传统合作优势外,还应该在维护地区粮食安全和“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上加强合作。

最后,积极推动中拉农业科技合作。农业科技是推动农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加强科技创新与推广合作,有利于提升中拉农业科技和农业发展整体水平。这也是消除疫情深远影响的长久之策。未来,双方可共同建立农业科技研发中心和农业生产加工示范园,开展联合研究,示范、推广先进实用技术,提高农业生产和加工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