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成果 > 学术论文

拉美非正规就业及其应对政策

作者:张勇  时间:2009-12-10  来源:《拉丁美洲研究》
内容提要  通过辨析非正规部门和非正规就业等概念,本文重点考察了拉美国家在进口替代工业化时期"生产性吸纳和就业不足并存"以及债务危机和经济低迷时期"非正规就业异常膨胀"等特征,进而说明政府在对待非正规就业问题上的态度转变。面对拉美地区非正规就业还将长期存在的客观事实,文章建议公共政策应该分析非正规就业的原因并区分不同类型,测算非正规就业对整体经济的影响,以制度创新来应对挑战。应注重降低非正规就业的成本、增加正规就业的收益。
关键词 拉美; 非正规性; 非正规就业; 应对政策
 
非正规经济和非正规就业的概念自20世纪70年代初在非洲“诞生”以来一直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尽管有争议和批评, 但它客观上描述了大量不受监管的经济活动和不受保护的就业关系, 而且其规模十分巨大。因此, 持续并一直增长的非正规就业必然给政策制定者带来严峻的挑战。一 非正规就业概念与测度非正规就业是20世纪70年代初由国际劳工组织正式提出的概念①。它从诞生到正式被纳入国际组织和国家官方的统计范畴历经30多年, 从孕育(70年代) 、发展( 80 年代) 到正式规范( 90 年代) , 其重要性逐渐体现出来。所谓非正规部门,主要是指规模很小的从事商品生产、流通和服务的单位。国际劳工组织在《1991 年局长报告: 非正规部门的困境》中, 进一步将非正规部门定义为“发展中国家城市地区那些低收入、低报酬、无组织、无结构、生产规模很小的生产或服务单位”。很自然地, 在非正规部门就业的劳动者则称为非正规就业。然而, 从严格意义上讲, 非正规部门(按企业特点界定) 与非正规就业(按工作性质界定) 是有区别的。②…………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