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成果 > 学术论文

中拉经贸合作迎来新的机遇期

作者:张勇  时间:2010-10-15  来源:国际商报
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经过中拉双方共同努力,去年中拉经贸合作表现不俗,可以用“有退有进,进大于退”来概括。具体地说,双边贸易额虽有所下降,但双方经济与金融合作等进展显著,合作领域进一步拓展,合作模式不断创新,中国作为拉美合作伙伴的地位继续上升。
 
两年来,中国经济和拉美经济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尽管目前危机最困难的时刻已经过去,但是世界经济仍充满不确定性。复杂的国际环境要求中拉双方秉承互利双赢原则继续加强合作。
 
由于双方共同努力,去年中拉经贸合作表现不俗,可以用“有退有进,进大于退”来概括。具体地说,双边贸易额虽有所下降,但双方经济与金融合作等进展显著,合作领域进一步拓展,合作模式不断创新,中国作为拉美合作伙伴的地位继续上升。这些新变化值得认真总结,以为后危机时期的中拉经贸合作提供有益的启示。
 
中拉经贸合作互利双赢
 
从双边贸易看,自2000年以来,中拉贸易总量实现跨越式增长,进出口总体平衡,贸易结构不断优化。双方进出口总额从2000年的126亿美元飙升至2008年的1434亿美元,增长10.38倍,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中拉贸易呈现出新的特征。
 
金融危机没有改变中拉贸易增长的长期趋势。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对新兴市场的冲击明显扩大,自2008年第四季度起中拉贸易月度数额从2008年9月的峰值157.67亿美元速降至2009年2月的低点54.49亿美元,跌幅达65%。但随着新兴市场经济最先复苏及初级产品价格反弹,月度数额自2009年3月起探底回升,2009年全年中拉贸易总额达1215亿美元,同比 仅下降15%。
 
双方贸易占中、拉各自对外贸易的比重均逐年上升;金融危机客观上更加凸显中国在拉美对外贸易、甚至是世界贸易中的地位。中拉贸易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从2000年的2.66%升至2008年的5.6%;2009年尽管受危机影响,但这一比重基本没有发生变化(5.5%)。从拉美方面看,以美国、欧盟和日本为主的发达经济体与拉美国家的贸易总额占拉美外贸总额的比重逐年下降,而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新兴国家所占比重逐年上升。以墨西哥和巴西为例,2000年-2008年,墨美、巴美贸易占墨西哥和巴西两国外贸总额的比重分别减少15和9.4个百分点,德国和日本的相应比重则变化不大,而中国的相应比重分别增加5.2个和7.7个百分点。2009年墨中贸易总额达347.44亿美元,同比下降5.42%,但墨中贸易占墨西哥外贸总额的比重达到7.49%,高于2008年的6.12%。同样,2009年,巴中贸易总额达到361.02亿美元,同比下降0.95%,但巴中贸易占巴西外贸总额的比重达到12.86%,亦高于2008年的9.82%。从2009年4月起,中国已替代美国成为巴西第一大贸易伙伴。
 
中拉贸易中双方商品结构互补性强。中国向拉美出口的商品集中在工业制品中的“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和“机械及运输设备”,而从拉美进口的商品集中在初级产品中的“ 非食用原料(燃料除外)”和“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从这一角度讲,中国经济增长对初级产品的旺盛需求恰恰是南美国家经济复苏早于墨西哥和中美洲的重要因素之 一。
 
从主要经济合作项目看,2009年是中国对拉美直接投资和构筑资源储备力度很大的一年。除联想集团和河南金龙精密铜管集团在墨西哥的分厂正式启动外,中国的主要投资都集中于基础设施和能源矿产行业。据不完全统计,在中国签署的合同协议中,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达95亿美元(中国中铁和委内瑞拉铁路项目、中国水电与厄瓜多尔水电站项目);石 油行业约达180亿美元(中委项目、中厄项目和中哥项目);钢铁业约达65亿美元(武钢和巴西项目、顺德民企收购智利铁矿)。此外、意向中的中石化参与巴西石油勘探项目正在落实。进入2010年,中国继续扩大对拉美的经济合作。截至4月,中国企业已在秘鲁投资14亿美元,其中,11亿美元用于矿业,从而使秘鲁成为中国对拉美投资的主要目的地。7月,中国向委内瑞拉提供了200亿美元贷款的首期款项,用于基础建设和工业项目。
 
从2009年中拉金融合作看,无论是中国参与区域多边贷款机构增资、还是双方积极推动货币、能源领域合作,都反映出金融合作已是中拉经贸关系迅速发展的客观需求。此外,求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衰退产生的贸易融资缺口为中拉金融合作提供了契机。一方面,凭借庞大的经济规模、充裕的外汇储备、较高的金融盈利能力和在国际金融领域日益增多的话语权,中国能帮助拉美国家积应对贸易融资萎缩、金融机构流动性短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等困难。另一方面,不断创新的金融合作模式不仅有利于中国外汇储备管理多元化,而且有助于中国克服资源“瓶颈”,保持经济可持续增长。
 
后危机时期机遇显增
 
始于2009年下半年的拉美经济复苏将继续得到巩固,预计今年增长率将达5.2%。一旦强劲复苏确立后,拉美国家就要再次面临“公平性增长”所提出的诸多挑战。初步判断,在经历这次金融危机冲击之后,拉美国家急需进行一些重大的结构与政策调整。
 
调整对外贸易的地区布局。危机过后,发达国家的追加需求可能下降,世界经济增长率因之较危机前有所放慢;新兴经济体在全球经济增长中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并部分地弥补发达经济体需求的萎缩。南美国家经济复苏前景之所以明显好于墨西哥和加勒比国家,一个关键性的因素就是南美国家的出口市场更多地集中于亚洲、特别是中国。因此, 拉美国家调整对外贸易的传统布局,进一步扩大在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的市场份额势在必行。
 
调整产业结构。以客户工业为主的墨西哥和中美洲国家想冲出危机导致的外需萎缩、贸易保护主义拾头的“重围”,必须对产业结构作相应调整,并进行技术创新、产品升级的“第二代改革”。以初级产品出口为主的南美国家想摆脱“资源诅咒”的宿命、规避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风险,除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的“产业升级”外,可能更多地需要考虑如何使本国制造业融入亚洲的产业链,以扩大其制造业部门与亚洲国家间的产业内贸易。
 
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和开展国际融资的渠道可能会有所调整。拉美国家对FDI和国际融资较高程度的依赖在短期内难以改变。在吸引FDI方面,随着中国和其他新兴经济体对外投资能力的明显上升,拉美国家可能会加大从这些国家引进直接投资的力度。在国际融资方面,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深化可能意味着国际资金流动的减少和国际融资成本的提高。面 对这种形势,拉美国家有可能更多地运用非传统的融资方式。
 
重视发挥国家的作用。拉美国家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中,公共政策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得到普遍认可。拉美经委会(CEPAL)在最近发表的一份报告中指出,拉美国家要重新走上持续增长之路还将面临新的、更复杂的挑战,需要扩大公共政策空间,需妻增加可供政策融资的资源,需要创建相应的体制机制,等等。可以预期,如何有效地发挥国家的 作用将再度引起拉美国家的重视。从另一角度讲,这也是加强南南合作的有利条件之一。
 
总之,面对上述调整过程,中国应该紧紧抓住机遇,扩大对拉美地区的经贸合作。从中长期来看,不仅中拉贸易趋势能够重新回到高速增长的轨道,而且中国和拉美国家之间增加相互投资和拓展金融合作的前景十分广阔。中国在拉美国家开展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的机会也大量存在。因此,拉美地区是中国企业家需要继续努力开拓的一个重要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