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成果 > 学术论文

TPP谈判中拉美三国的政策立场及对拉美地区一体化的影响

作者:李慧  时间:2016-08-11  来源:2015年12月拉丁美洲研究第37卷第6期

内容提要 201510月以美国为首的12个国家最终基本达成《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来自拉丁美洲的3个成员国墨西哥、智利、秘鲁均属于“太平洋联盟”成员,拥有较为开放的经济和政治模式,参加TPP谈判对拉美三国来说政治考量重于经济利益。一方面,这3个国家与美国传统友好,双边往来密切;另一方面,它们均已与TPP协定大部分成员国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而新增的亚洲市场对其经济贡献有限。TPP成员国之间发展水平差别很大,既有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也有发展中国家,它们在农产品市场准入、汽车原产地规则和知识产权保护等议题上有着较大分歧。此外,TPP协定将加剧“太平洋联盟”和南共市的对立,影响拉美地区的一体化进程。

关键词  TPP协定 拉美一体化 农产品市场准入 汽车原产地规则 制药业知识产权 投资争端解决机制

 

2015105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简称“TPP协定”)最终基本达成,以美国为首的12个成员国在自由贸易、投资及知识产权等广泛领域达成统一规范。对此,TPP成员中的3个拉美国家墨西哥、智利和秘鲁的表态都比较积极与肯定,主流媒体也纷纷赞同其积极意义。如我们所知,贸易政策更多的是对外政策而非经济政策,在国际关系中,贸易政策是增加和保护权利的工具。拉美三国加入TPP的共同特点是政治考量重于经济收益。此外,各成员国有着不同的诉求,致使TPP谈判过程十分曲折,历时5年之久。本文将试析墨西哥、智利和秘鲁在此次谈判中的立场。

 

TPP谈判的源起和曲折进程

TPP谈判始于2010年,内容涉及广泛,针对贸易壁垒设定了新国际贸易准则,其高标准超越了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现行机制。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主导签订了关贸总协定,这次美国主导的TPP被众多专家学者认为是21世纪最重要的贸易安排、全球经济规则变化的重要一步。当今世界,随着时代背景的变迁,美国的强国地位有所削弱,各国经济发展理念出现分歧,以WTO为代表的多边贸易机制在规则制定能力上逐渐下降,多哈回合谈判进展缓慢,甚至有言论认为TPP的出现可能摧毁WTO的机制。

早在2002年,亚太经济合作会议的4个成员国新西兰、新加坡、文莱及智利发起了“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旨在建立一组多边自由贸易协定,随后该组织成员国逐步增加;2008年,美国宣布加入并后来居上,成为TPP谈判的主导者;在美国的邀请下,墨西哥和秘鲁分别加入,墨西哥是继智利之后第二个加入TPP协定的拉美国家。目前成员国的组成有来自亚洲和大洋洲的7个国家(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文莱、越南、马来西亚),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的3个成员国(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以及智利和秘鲁两个南美洲国家。为论述方便起见,本文把墨西哥、智利和秘鲁合称“拉美三国”。这12个成员国的经济规模总和占全球经济规模的比重接近40%,是规模最大的区域自贸协定。

TPP成员国之间在收入水平、经济发展指数以及社会政治组织形式等方面差别很大,既有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也有智利、墨西哥、秘鲁等发展中国家,为此,谈判过程中产生了很大的分歧。2015930日,TPP部长级会议在美国亚特兰大召开,原定会议于101日结束,但由于谈判各方在农产品市场准入、汽车原产地规则和制药业的知识产权保护三大议题上存在分歧,会议被迫延长至105日,最终基本达成协议。本轮谈判是TPP谈判最关键的一次,因为加拿大将于201510月进行联邦议会选举,而美国将于2016年进行总统大选,鉴于各国国内政治力量的博弈,如果此次仍不能达成协议,TPP谈判可能久拖不决。

TPP各轮谈判内容不对外公开,各国谈判代表被要求高度保密,这成为国际各方的争议焦点。2015115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正式公布了TPP协定的文本。基本协定共包括30章,内容多达2000多页,涉及了货物贸易、原产地规则、投资、知识产权、劳工、监管等诸多议题。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其结构框架或是协定的多项条款,都是NAFTA的延续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完善和升级,比如采用了更高的环保和劳工标准,对国有企业采取了限制性措施并且对保护数字版权制定了标准。[1]

 

拉美三国在TPP谈判中的政策立场

TPP成员国中的3个拉美国家墨西哥、智利和秘鲁都拥有较开放的经济与政治模式,墨西哥在全球范围内已签署了44个自贸协定,智利与秘鲁也分别同大部分TPP成员国签有自贸协定。下文将依次对这3个国家在TPP谈判中的立场进行阐述。

(一)墨西哥:农产品市场准入及汽车原产地规则是最大关切

根据美国权威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预计,到2025TPP协议能给墨西哥带来240亿美元的经济收益。[2]在墨西哥的对外贸易中,TPP11个成员国占了72%1999~2015年,该国过半的投资(55%)来源于这些国家。[3]谈判进程中墨西哥的主要目标是维护与美国的贸易优先权因其75%的产品是出口到美国。TPP是继NAFTA之后最大的贸易安排。加强与美国的贸易往来、保持NAFTA框架下的贸易优先地位是墨西哥的核心立场。其次,通过TPP协议打开东南亚市场以及日本的农产品市场可给墨西哥带来不小的经济收益,如对日本的农产品出口预计在5年内实现翻倍,达到年均20亿美元。[4]

农产品市场准入及汽车原产地规则是谈判进程中墨西哥最为关切的议题。TPP协定能使墨西哥的部分产业受益,比如机械制造、电子、航空航天、化学制品、化妆品及渔牧业的某些分支,但是对该国初级产品领域以及农产品生产将带来严重影响。[5]墨西哥的中小农业生产者认为TPP协定对墨西哥农业的损害可能比NAFTA更大关税减免不仅会影响食品安全而且还会进一步加剧墨西哥农民的艰难处境。该国农产品销售公司协会(ANEC)曾发布声明反对政府进行TPP谈判。[6]墨西哥农业发展不平衡,粮食和食品供给(包括玉米、大豆、小麦、肉类等)严重依赖进口,其根源除了本身不利的气候条件及人口增长外,外国产品进口产生的冲击成为主要因素。1994NAFTA协议生效后,来自美国、加拿大的免税农产品进口量迅速增加[7]。美加两国农业生产技术先进,加上政府对农产品实施补贴,使得两国农产品能够以低廉的价格进入墨市场;而墨西哥农业以小农生产为主,单位产量及政府补贴水平比美国低得多,没有竞争优势。例如,玉米本来是墨西哥最主要的农产品,但加入NAFTA协议后,该国从美国进口玉米越来越多,而本国的玉米生产不断衰退。[8] 20世纪90年代以来,墨西哥无论是农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还是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都在不断下降。[9]

根据目前公布的TPP协议内容,基本谷物、鸡蛋、水果、蔬菜等农产品都可以零关税进入墨西哥市场。墨西哥农产品进口的大门除了向NAFTA成员国美国和加拿大打开之外,又新增了TPP其余的所有国家。这9个国家可以向墨西哥免税出口牛奶及奶制品,这对墨脆弱的乳制品工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除了美加两国之外,其他所有成员国也都拒绝减少对参与国际贸易的主要农业公司的补贴,墨西哥本地农产品无法与进口的补贴产品竞争,可能因此受到排挤。自由贸易和TPP的支持者捍卫农产品补贴,认为是在全球市场保持竞争力的必要途径,但墨西哥本国农民却可能因此而陷入贫困。为此,协议签订后,墨西哥农业组织要求政府重新分配2016年小规模农业的预算,以应对外来农产品的冲击。

谈判末期,汽车原产地规则成为三大棘手议题之一。汽车业与石油、建筑产业是墨西哥的三大经济支柱。墨西哥是全球第四大汽车出口国和第七大汽车生产国。在对美汽车出口方面,墨西哥于2014年超越日本,成为仅次于加拿大的第二大汽车出口国。谈判中,关于汽车零部件的本地比重这一议题,美国、日本、加拿大和墨西哥的期望值相差甚远。NAFTA协议规定汽车的当地比重不低于60%[10],美国和日本希望将汽车零部件的本地比重降至30%、整车的本地比重降至45%[11];而墨西哥和加拿大希望保持较高的比重。截至协议达成前夕,各方仍僵持不下,墨西哥和加拿大仍力争汽车本地零部件的比重不低于45%,而日本则希望该指标不低于32.5%

墨西哥总统培尼亚称TPP协定具有“历史意义和雄心”,加入TPP有助于墨西哥打开亚太市场,并进一步促进北美产业融合[12];但反对的声音称墨西哥加入TPP等同于与其他成员国共享了NAFTA这块蛋糕,将损害本国的经济发展。

(二)智利:对谈判结果总体满意,制药业知识产权保护期限得以缩短

智利是外向型经济,其经济发展非常依赖国际贸易,该国半数以上产品在国际市场流通。智利在全球经济自由度排名中位列第10位,居于拉美国家之首。目前它已与60个国家签订了自贸协定,是全球签订自由贸易协议最多的国家。在TPP成员国中,智利是唯一一个与所有成员国都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因此在谈判进程中它不必像其他国家一样为了打开某个市场(如美国市场)而迎合他国的要求,在一些敏感问题上无须做出很大让步。但与此同时,这也意味着智利在经济方面从TPP协定中获益的空间不会很大。

智利国内曾就是否有必要加入TPP谈判进行过讨论,因为参加TPP谈判对智利而言是一项棘手选择:一方面,它不甘于被排除在这样一份具有“先锋”意义的协定之外;另一方面,参加TPP谈判可能对它与亚洲、拉美地区新兴市场国家的关系造成负面影响。但讨论的结果认为,加入TPP谈判将给智利带来正面的效用:美国是智利的第二大贸易伙伴,若不加入TPP协定就会远离美国,对智利经济造成负面影响;加入TPP协定除了能巩固与美国、墨西哥、秘鲁、加拿大等传统重要贸易伙伴的关系以外,还可能深化与日本、马来西亚和越南等国的双边贸易往来。

智利是TPP协定的4个创始国之一,曾是谈判的有力推手,但自从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加入后,谈判的性质发生了彻底改变。智利的谈判代表对TPP谈判结果表示总体满意,认为它是一个平衡的协议,而且让智利的国家利益得到了保护:一些较为复杂的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在敏感的议题上也保留了自主权和自由度。对于智利来说,TPP谈判最显著的成果有如下三方面。

首先,TPP协定为智利开拓了新的市场,可以扩大对加拿大、日本、马来西亚和越南的食品(尤其是农产品、乳制品及畜牧产品)及林业产品出口。

其次,劳工条款是重要的成果之一。智利国内高度重视劳工议题,20157月政府与社会团体及非政府组织就TPP协定中的劳工议题进行交流,发现TPP就劳工议题达成的协议与智利加入国际劳工组织(OIT)协议的条款一致。

最后,在生物制药专利保护期限这一棘手议题上,谈判达成了智利所希望的5年较短保护期限,以降低国内医药成本。众所周知,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一个很大的差距就是核心知识技术的掌握,知识产权保护期限是双方的重要分歧。1995年在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主导下,《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正式生效,NAFTA协定第17章关于“知识产权”的条款直接被写入TRIPS协定。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在自由贸易协定中设置超TRIPS条款(TRIPS-Plus),迫使发展中国家提前履行TRIPS协定对知识产权的高水平保护规则,其中涉及的知识产权内容大多针对药品专利保护、数据保护等方面。这相当于捆绑了所有成员国,使其服从于发达国家的利益,对世界知识产权环境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13]生物制药的知识产权保护期限是TPP谈判最后遗留的棘手议题之一。各成员国对生物制药专利保护期限的规定差异很大:美国长达12年,智利、澳大利亚等国是5年,其他国家诸如墨西哥、秘鲁尚无期限规定。为保护本国制药商的利润,美国曾希望将TPP的生物制药专利保护期限设定为12年,但遭到其他成员国反对。智利等国只同意设置5年的保护期限,以使得昂贵的药物尽快通过低价仿制药物的形式进入市场。最终谈判达成了智利所期望的5年保护期限条款。

(三)秘鲁:药品专利权保护和投资争端解决机制受质疑

从经济层面来看,秘鲁与美国于2009年签订“美国—秘鲁贸易促进协定”,并且与TPP中的其他4个成员国已签有自由贸易协定。对于秘鲁来说,TPP协议可以打开澳大利亚、新西兰、马来西亚、越南等亚太地区的新市场,在对日本的贸易方面可以增加农产品(如葡萄、芦笋、芒果等)出口。尽管秘鲁官方表示“总体而言,签署TPP协定对于秘鲁来说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参加TPP是秘鲁生产力走出去、占领国际市场的高速路”,但秘鲁国内对加入TPP协定的看法褒贬不一,是拉美三国中对该协定持负面评论最多的国家。

TPP谈判的透明度问题多年来不断地引起秘鲁国内的质疑与抗议,一些非政府组织及政治家对TPP协议的多项条款十分担忧。首先,认为制药业知识产权的5年保护期将使秘鲁付出巨大代价。秘鲁曾经与智利等国一起反对美国提议的12年保护期限,经过反复商讨最终将保护期缩短为5年,但这仍对秘鲁十分不利,因为此前秘鲁与美国之间的双边自由贸易协定中对药品的专利期限并不存在任何保护性规定[14]TPP协定使得来自发达经济体的大型医药公司在秘鲁得到5年期的药品专利权保护,从而影响秘鲁廉价仿制药品的生产。以国际仿制药品的龙头企业Myla为例,TPP条款或将迫使该公司关闭在成员国的业务,这意味着秘鲁人民不仅要支付更高昂的药费,而且一些救命药物将更难获得。

其次,投资争端解决机制(ISDS)在秘鲁是最受抵制的一项条款,被认为是放弃了秘鲁的国家主权,削弱了国内法庭的权威,侵犯了本国司法体系[15]。如果跨国公司认为某项法规将损害其利益,可以起诉当地政府要求赔偿“预期收益”,而不仅仅是已投资款项,哪怕这些盈利是来源于销售有害生命的产品。实际上,类似的投资协议在秘鲁已经存在并引发了一些争端,例如,由于某铅冶炼厂的关闭,美国投资公司RENCO向秘鲁索赔8000万美元,而该工厂为世界十大污染最严重的企业之一。[16]在墨西哥等国也发生过类似诉讼案件。比如,因墨西哥勒令关闭了一家将有毒物质排入地下水的垃圾厂,该国政府被国际仲裁机构要求支付1500万美元的赔偿。在TPP协议的ISDS机制下,成员国政府丧失了修改商业法规的自由,需要为阻止跨国企业污染环境或危害公众利益支付高昂成本。秘鲁的生物多样性位居全球前列,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对国家具有战略意义,甚至该国未来50年的增长潜力就根基于此,可以说,TPP的该项条款对秘鲁影响重大。[17]在防止破坏环境及滥用劳工方面秘鲁政府与跨国公司已抗争许久。TPP协议生效后,秘鲁政府想要改善劳工条件、阻止有害环境的不可持续性开发,将变得更加困难。

 

太平洋地区一体化与拉美地区一体化交织影响

墨西哥、智利和秘鲁3个拉美国家与美国双边关系密切,且都属于秉持自由贸易立场的“太平洋联盟”成员,3国加入TPP协定后将不可避免地对拉美地区一体化进程造成影响。

(一)拉美三国与美国双边关系密切

加入TPP谈判意味着参与了一场由美国引导的全球性、平衡亚太地区的战略,拉美国家以这样一种方式组合加入TPP并非巧合,而是具有不可忽视的经济与地缘政治意义。对于墨西哥而言,该国是美国在拉美地区的重要盟友,在美国对拉美政策中占有重要地位。两国除了地理上毗邻之外,美国约有1200万墨裔居民。自加入NAFTA协定以来墨美关系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墨西哥成为美国的重要出口国,其经济增长速度领先于拉美其他国家[18]。墨西哥的经济命脉与美国息息相关,该国加入TPP很大程度上是源于美国的压力。对于智利而言,早在军政府时期就与美国建立了密切联系,在国内推行美国的经济学理念,两国经济模式相似。美国曾许诺要让智利成为第一个加入NAFTA的拉美国家,虽然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如愿,但20031月两国达成双边贸易协定,这是继NAFTA之后美国在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签署的第一份贸易领域的协定。美国是智利的重要贸易伙伴、主要投资来源国及进口供应商。对于秘鲁而言,美国是其主要的援助资金来源国。

1显示了2014年拉美三国对美国的进出口情况。其中,墨西哥的进口总额为3999.8亿美元,从美国进口1958.6亿美元,占其进口总额的将近一半(48.8%);出口总额为3976.6亿美元,对美国出口为3190.1亿美元,占其出口总额的比重高达80.2%。智利进口总额为654.2亿美元,从美国进口133.5亿美元,占其进口总额的20.4%;出口总额为742.1亿美元,对美国出口87.2亿美元,占其出口总额的11.8%。秘鲁进口总额为423.5亿美元,从美国进口88.5亿美元,占其进口总额的20.9%;出口总额为381.1亿美元,对美国出口60.7亿美元,占其出口总额的15.9%

 

1  2014年拉美三国对美国进出口情况(单位:亿美元,%

资料来源:墨西哥经济秘书处、智利海关和秘鲁海关。

 

(二)TPP吸引“太平洋联盟”全体成员普遍参与

关于TPP谈判,拉美国家的态度明显呈现两极分化。“太平洋联盟”国家纷纷积极参与,而中左派领导的巴西、新民粹主义领导的阿根廷以及推行“21世纪社会主义”的委内瑞拉、玻利维亚和厄瓜多尔等国明确表示拒绝。“太平洋联盟”4个成员国中已有3个加入了TPP。该联盟成立于201266日,是由墨西哥、智利、秘鲁、哥伦比亚4国建立的拉丁美洲区域经济贸易合作组织,旨在加强4国经济一体化,推动贸易自由化,促进成员国之间的服务、货物、资金及人员流动,加强与亚太地区的联系。目前该联盟是世界第八大经济体,占拉美加勒比地区经济总量的35%。美国是“太平洋联盟”的观察员国,该联盟的4个正式成员国与美国关系传统友好,并且都与之签署了双边自由贸易协定。[19]

哥伦比亚在2014年也申请加入TPP协定,但鉴于其资质问题,目前还处于研究阶段。哥伦比亚与TPP成员中的5个国家已签署自由贸易协定,TPP占据了该国约一半的出口市场。对美关系方面,两国联系紧密,2009年签署了美国租用该国军事基地的协议,2012年两国签署贸易促进协定。美国是其最大的贸易伙伴,两国经济互补性较强。2014年哥伦比亚对美出口140亿美元,占其出口总额的25.7%,其次是中国(10.5%);进口方面,从美国进口182亿美元,占其进口总额的28.4%[20]哥伦比亚与亚洲的合作启动较晚从桑托斯政府开始推动与韩国、日本的自由贸易2012年韩国成为第一个与哥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亚洲国家。紧接着,又加入了“太平洋联盟”。此次申请加入TPP协定,除了哥伦比亚本国政府的意愿以外,也得到了墨西哥、智利和秘鲁的推动与支持,这3国的经济和财政部部长公开表示支持哥伦比亚加入TPP[21]

此外,中美洲的部分国家也对加入TPP抱有兴趣,其中哥斯达黎加和巴拿马已表达了加入的意愿。2012年这两个国家成为“太平洋联盟”候选成员国。美国是哥斯达黎加最大的贸易伙伴,两国关系密切,双方高层互访频繁,美国为其提供大量经济援助。巴拿马与美国的关系则更为紧密,该国从1907年开始使用美元作为流通货币,与本国货币巴波亚等值,是世界上第一个除美国外将美元作为法定货币的国家。巴拿马经济与美国密不可分,美国是其最大的进出口市场。

(三)拉美一体化进程或受阻碍

TPP协定的签署使得拉美地区一体化进程步入“瓶颈”。委内瑞拉、巴西等国认为TPP是拉美一体化的障碍,为此,智利和秘鲁两国遭到了这些国家的指责。[22] 20世纪巴拿马运河将美洲分为南北两部分21世纪拉美一体化进程被TPP分为东西两部分[23]

“太平洋联盟”与“南方共同市场”(简称“南共市”)两个主要地区组织之间的鸿沟可能进一步扩大。TPP协定使得“太平洋联盟”成为拉美加勒比地区更有吸引力的一极,哥斯达黎加、巴拿马和危地马拉正在申请成为成员国。哥斯达黎加的前任政府钦奇利亚(Laura Chinchilla)总统曾积极推动该国加入“太平洋联盟”,换届之后新政府的行动有所停滞。巴拿马继续努力向该联盟靠近,向“太平洋联盟”的4个成员国都已发起自由贸易提议,2015年与该联盟成员国墨西哥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开始生效。目前只剩哥伦比亚还未审批通过。

同处于拉美地区的南共市国家被排除在TPP新制定的贸易规则之外,南共市成员国的企业家已表示对新形势十分担忧。目前,南共市成员国巴西、阿根廷等国经济增长均已放缓,近年来它们将更多的精力集中于地缘政治而非深化自由贸易水平。南共市国家贸易保护主义盛行。过去5年,在美洲地区设置贸易壁垒最多的国家中,南共市囊括了排名第一、第二及第四的国家,其中以阿根廷的贸易保护主义最为严重。近年来,南共市没有像“太平洋联盟”成员国那样致力于贸易扩张,而是投入了大量工作重新设置组织成员,如以巴拉圭政变为由将其开除(巴拉圭反对委内瑞拉加入南共市),并借此间隙接收委内瑞拉为正式成员国。虽然南共市国家占全球GDP的比重接近5%,高于太平洋联盟国家(3%),但其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却不及后者。[24]

 

总结

首先,墨西哥、智利、秘鲁能从TPP协定获得的新增经济收益是有限的。这3个国家与大部分成员国已存在自由贸易协定,TPP协定的签署可以为其开拓部分亚太市场,但增幅都不会很大。同时,TPP将取消绝大多数产品的关税,大量进口廉价产品将对拉美三国国内部分行业产生冲击,类似NAFTA对于墨西哥农业的重创可能蔓延至智利和秘鲁。投资方面,TPP协定可使拉美三国一些中小企业受益,但同时也使其面临着劳动力转移的风险。其次,由于发展水平不同,在知识产权保护期限和建立投资争端解决机制方面,拉美三国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有着不同阶段的发展诉求,谈判过程中存在利益冲突和立场分歧,最终协议的基本达成对这些国家而言都包含着诸多妥协成分。再次,TPP协定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拉美地区的一体化进程。“太平洋联盟”成员国普遍参与TPP协定,该组织的发展将受到推动,这可能进一步遏制南共市及地区大国巴西在拉美地区的影响力,使其被排除在新的贸易安排之外。

对于中国而言,TPP协定对于拉美三国开展对华贸易影响甚微。中国是墨西哥、智利和秘鲁的重要贸易伙伴,三国官方在TPP协定签署后均表示将继续重视对华贸易。此外,TPP协定中的投资争端解决机制条款或将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新的契机,TPP成员国政府为了保持修订商业法规的自由度、减少后顾之忧,可能更欢迎中国企业,从而有利于中国同这些国家开展合作。

同所有贸易协定一样,TPP谈判中有赢家也有输家。拉美经济学家对于TPP协定可能带来的后果喜忧参半,目前该协定的贯彻落实需要很长时间,它对全球贸易安排的意义以及对墨西哥、智利、秘鲁这些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有何影响,有待长期观察。

(责任编辑黄念)

 

收稿日期:2015-11-28

作者简介:李慧,女,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综合理论研究室助理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北京100007

 



[1] TPP & the Future of NAFTA,October 22,2015https://www.wilsoncenter.org/article/tpp-the-future-nafta

[2] Federico Steinberg,EEUU Contra la a China,in Comentario Elcano,No.52,2015

[3] Una Oportunidad de Reposicionar a Mexicohttp://www.eluniversal.com.mx/entrada-de-opinion/articulo/ildefonso-guajardo/cartera/2015/10/13

[4] David A.Garcia and Adriana Barrera,Mexico Sees TPP Deal Doubling Agricultural Exports to Japan,Reuters,June 26,2015http://www.thefiscaltimes.com/latestnews/2015/06/26

[5] Riesgos y Oportunidades del Acuerdo Transpacífico para los Bosques y la Silvicultura Comunitaria de Méxicohttp://asisucede.com.mx

[6]  TPP Set to Worsen Food Insecurity in Mexico”http://www.telesurtv.net/english/news

[7]顾莉萍等:《中国—墨西哥农产品贸易特征与前景展望》,载《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8]张勇、李阳:《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对墨西哥农业的影响》,载《拉丁美洲研究》,2005年第2期。

[9]徐世澄:《墨西哥农业发展的经验教训》,载《中国改革报》2007418日。

[10]沈玉良、高磊:《NAFTA汽车原产地规则经济效应研究》,载《世界经济研究》,2005年第11期。

[11] Canada,Mexico Seek Concessions on Auto Rules at TPP Talks,October 5,2015http://www.theglobeandmail.com/news/politics/trade-minister-ed-fast-at-atlanta-meetings-pushing-for-trans-pacific-partnership-deal/article26597742/

[12] La Nueva Gran Apuesta de México,Junio 10,2015http://www.eluniversal.com.mx/entrada-de-opinion/articulo/editorial-el-universal/nacion/2015/10/6

[13]李顺德:《自由贸易协定(FTA)与知识产权国际环境》,载《知识产权》,2013年第10期。

[14] Proteccion a Biológicos en el TPP Causará Gastos por S/491 Millones,Octouber 7,2015http://larepublica.pe/impresa/economia

[15] TPP o la Capitulación de Una Naciónhttp://larepublica.pe/impresa/opinion

[16] Nobel de Economía a Humala:No Permitan que el TPP Encierre al Perú en Relaciones Comerciales Desigualeshttp://larepublica.pe/impresa/economia

[17] TPP:En Negociaciónes el Perú Pide Proteger Biodiversidad,Julio 31,2015http://elcomercio.pe/economia/peru

[18]谌园庭:《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对墨西哥经济的影响》,载《拉丁美洲研究》,2005年第2期。

[19] El TPP,un Espaldarazo para la Alianza del Pacífico. http://www.infolatam.com/2015/10/06/el-tpp-un-espaldarazo-para-la-alianza-del-pacifico/

[20] Departamento Administrativo Nacional de Estadísticashttp://www.dane.gov.co/

[21] El TPP Convierte a la Alianza del Pacífico en Un Nuevo Polo de Atracción Regional http://www.infolatam.com/2015/11/15/el-tpp-convierte-a-la-alianza-del-pacifico-en-un-nuevo-polo-de-atraccion-regional/

[22] El TPP Puede DarSacudidaa la Integración Latinoamericana,Según el Ceal,Octubre 6,2015http://www.lapatilla.com/site/2015/10/06/el-tpp-puede-dar-sacudida-a-la-integracion-latinoamericana-segun-el-ceal/

[23] Mariano Turzi,El Acurdo Transpacifico una Amenaza la Integracion Latinoamericana,Octubre 2015http://nuso.org/articulo/el-acuerdo-transpacifico-una-amenaza-la-integracion-latinoamericana/

[24] Barbara Koschwar and Jeffrey JSchott,The Next Big Thingthe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and Latin America,Spring 2013http://www.americasquarterly.org/next-big-thing-trans-pacific-partnersh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