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动态 > 对外交流

第一届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发展论坛在京举行

作者:王飞  时间:2024-09-03  

2024年8月27-28日,第一届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发展论坛在京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高翔,拉丁美洲经济体系常任秘书克莱姆斯·恩达拉(Clarems Endara),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国强,中国政府拉美事务特别代表邱小琪,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张宇燕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中国社会科学院秘书长赵志敏在闭幕式上致辞。

安第斯共同体秘书长贡萨洛·古铁雷斯(Gonzalo Gutiérrez)、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拉美地区代表马里奥·卢贝特金(Mario Lubetkin)、加勒比国家联盟秘书长鲁道夫·萨邦赫(Rodolfo Sabonge)、洪都拉斯外交部副部长杰拉尔多·托雷斯(Gerardo Torres),与来自中国和智利、墨西哥、巴西、巴拿马、洪都拉斯、玻利维亚、秘鲁、乌拉圭等拉美国家的专家学者,围绕中拉贸易、国际发展合作、能源投资、基础设施投资、产业部门投资五个分议题,展开为期2天的研讨交流,积极为推动中拉合作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开幕式

开幕式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所长柴瑜研究员主持。她首先向参加此次论坛的嘉宾表示欢迎。她表示,世界处于新的动荡变革期,只有加强团结合作才能共迎挑战。中国和拉美同属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面临相同的发展任务。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发展论坛是中拉学界致力于推进中拉发展大业,携手构建中拉命运共同体的崭新平台,她期待各位专家学者畅所欲言,为中拉共同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贡献智慧。

高翔院长表示,今年是习近平主席提出构建中拉命运共同体10周年,中拉关系已经进入平等、互利、创新、开放、惠民的新时代。未来,双方应进一步坚持多边主义、完善全球治理,为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贡献“中拉力量”;坚持共商共建、促进共同发展,加强共建“一带一路”同拉美国家中长期发展战略对接;坚持文明互鉴、深化人文交流,推动两个古老文明交流互鉴日益深入人心。

高翔院长强调,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了重大战略部署,对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中国愿同拉美国家一道,相互支持、通力合作,携手推进现代化进程,实现高质量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高度重视拉美研究和对拉美交流,下属的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是目前中国层级最高、科研能力最强的中国式现代化研究机构。我们愿以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为平台,加强同拉美学界的交流合作,共同分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经验,共同探索人类社会现代化发展的未来前景。

克莱姆斯·恩达拉常任秘书在致辞中表示,全球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中国和拉美地区国家之间的关系却日益密切,中国在促进拉美国家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就业创造、消除不平等和地区互联互通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他认为,中拉关系是当今世界最富生机与活力的双边关系之一。中国是拉美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为拉美国家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发展机遇。展望未来,双方在减贫、能源、教育、公共卫生等领域具有广泛合作空间。拉美国家期待同中国增进交流、深化合作,实现共同发展,造福双方人民。

隆国强主任指出,10年来,中拉成为全方位的发展合作伙伴,在贸易、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农业、企业、青年、智库、环境、地方政府合作、减贫与发展等广泛领域搭建了各种对话平台,取得了丰硕成果。当前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机遇与挑战并存,中拉合作应该在已有的成果基础上进一步提质升级、扩展领域,不断释放新活力、注入新动力。

中国政府拉美事务特别代表邱小琪认为,中国同拉美和加勒比国家锚定实现现代化目标,携手推动包容和可持续发展,中拉构建发展命运共同体迈出新的坚实步伐。拉方积极响应支持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以加强发展战略对接促进联动发展,以创新思维增强发展动能,以平等对话促进发展知识分享。他建议中拉学者把握时代脉动,回应人民呼声,围绕助力中拉产业链和供应链合作、推进自贸区建设以及如何应对个别国家大搞“脱钩断链”、贸易保护主义等具体议题开展深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同时及时批驳所谓“产能过剩”“债务陷阱”等谬论,激浊扬清,为中拉务实合作营造良好氛围。

学部委员张宇燕认为, 经济开放是促进分工和专业化生产进而实现贸易收益的基本途径。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典籍《史记》《淮南子》就传递了“以所有易所无”“以所多易所鲜”“以所工易所拙”的贸易思想。中拉合作共赢、实现共同发展的本质,正是通过经济开放深度参与全球分工和专业化,通过国际贸易获得收益。从这一角度而言,中国和拉美国家更需携手努力,推动共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为增进全人类共同福祉作出贡献。

主旨发言: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关系概览

会议的主旨发言环节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党委书记王荣军研究员主持,拉美经济体系顾问奥斯瓦尔多·罗萨莱斯(Osvaldo Rosales)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副所长岳云霞分别基于拉美视角和中国视角,通过数据呈现,全面回顾了中拉合作的历史发展阶段并对未来进行了展望,双方均认为中拉具有优化升级合作的未来潜力。

奥斯瓦尔多·罗萨莱斯的发言聚焦于中拉贸易、投资和科技合作。在贸易领域,他认为,中国和拉美国家之间的贸易数据体现出中国对拉美国家日益重要的相关性。目前,中国是南美洲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是巴西、智利、秘鲁、乌拉圭、委内瑞拉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但是,中拉双方贸易结构始终存在不平衡。除墨西哥和哥斯达黎加能够向中国出口数额可观的制成品外,主要拉美国家以向中国出口初级产品为主。然而,这种初级产品专业化并不利于拉美国家经济结构和出口结构的优化升级。在投资和金融领域,他认为,拉美并不是中国海外投资规模最大的地区,但近年来中国逐渐提升了在拉美的投资力度。与此同时,中国在拉美的投资实现了产业领域的转型,从聚焦于石油、能源和矿产品,转向绿色能源、高科技农业、电子信息等,体现了中国的技术优势以及中国对外投资的“绿色升级”。在科技领域,中国通过提供奖学金及促进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助力产业转型和合作模式升级。此外,他还强调了中拉经贸合作中的主要挑战,例如贸易不平衡问题、中拉合作对气候和环境的影响等。

岳云霞研究员基于中国视角分析了中拉合作的演变与前景。她首先展示了中拉双方政治关系和中拉经贸联系的联动图,认为中拉政治关系稳定为经济关系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而拉美同中国日益紧密的贸易联系已经高于拉美嵌入国际市场的程度,中国成为拉美国家重要的贸易合作伙伴。其次,她聚焦于拉美在中国新一轮对外开放中的定位,对未来的中拉经贸关系进行了展望。她特别强调了中拉自贸协定的签署和更新进展,认为中国和拉美国家之间的南南贸易创造了全球南方合作下的新型互利关系。再次,她分析了中国在拉美的投资,特别强调了不同统计口径对分析这一问题的影响。随着中拉共建“一带一路”的深入,中国在拉美的投资越来越多样化,投资领域也越来越多地流向制造业、高科技等拉美国家急需发展的部门。

针对奥斯瓦尔多·罗萨莱斯提出的中拉经贸合作挑战,岳云霞研究员进行了回应。她认为,目前中拉贸易不平衡问题主要来自统计口径不一致,采用不同口径的数据自然存在结果偏差。她特别强调了拉美所拉美经济研究团队近年来关于中拉贸易摩擦的研究,并且汇报了拉美所团队正在进行中拉贸易数据的重新核算和统计,她希望未来能够同拉美的研究团队开展合作,共同为解决中拉贸易统计口径差异贡献智库力量。

第一单元:贸易

贸易单元由拉美经济体系顾问奥斯瓦尔多·罗萨莱斯主持,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长赵忠秀教授、拉美一体化协会秘书长塞尔吉奥·阿布鲁(Sergio Abreu)、国家发展改革委对外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刘悦研究员、安第斯共同体秘书长贡萨洛·古铁雷斯(Gonzalo Gutiérrez)先后发言。与会者认为,中拉贸易从无到有,从初步积累到大幅增长,经历了世界经济周期性变动和新冠疫情的冲击,实现了连续增长,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贸易结构不断优化,已经实现了传统贸易类型向新业态的转变,并且形成了新的增长点。展望未来,数字经济和绿色经济有望成为中拉贸易和发展合作的新突破。

首先,中拉贸易关系呈现出韧性强的特点。所有发言人均强调了中拉贸易的长期稳定增长,并且经受住了新冠疫情等不利冲击,成为拉美国家有效应对疫情冲击的关键外部因素。赵忠秀教授认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于建设更高水平开放经济体制的全面部署,为中拉的合作创造了更好的环境。中国可以就相关产业进一步深化与拉美地区的经贸合作,致力于推动实现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战略目标。贡萨洛·古铁雷斯展示了安第斯共同体同中国之间的贸易,认为新冠疫情后这些国家对中国的出口成为拉动其疫后经济恢复的关键要素。

其次,中拉贸易结构体现出双方经济的互补性。诸位发言人均注意到中拉贸易结构的不平衡,但认为这是中拉经济结构差异的自然结果。赵忠秀教授提到,中拉贸易结构反映出中国和拉美国家经济结构自身的特征,同时也显示了双方在经济上的互补性。未来,随着投资的增加,双方都在进行产业升级,产业链、供应链的合作将成为进一步提高贸易投资效率的有效渠道,也有利于中拉经济增长。贡萨洛·古铁雷斯强调,拉美国家需要改变从中国进口制成品、出口初级产品的贸易结构,它们可对丰富的矿产资源进行变革,利用资源优势加强同中国在全产业链上的合作。

再次,拉美国家间的异质性应该得到重视。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包括33个独立国家,这些国家在经济规模和比较优势上各不相同,同中国的贸易合作模式也应该有所区别。赵忠秀教授以巴西和墨西哥为具体案例,详细分析了这两个国家同中国的贸易关系,并且在全球产业链重构以及应对中美贸易摩擦的深刻背景下提出了不同的合作拓展路径。塞尔吉奥·阿布鲁强调,拉丁美洲国家众多,次区域之间的差异明显,中国在拉美地区开展双边和多边的合作均需得到重视。

最后,贸易新形式和新业态值得关注。中国与拉美国家在电子商务领域的合作将成为未来新的增长点。赵忠秀教授和刘悦研究员均认为,拉美地区是全球电子商务增长最快的区域之一,中国和拉美地区在电子商务领域的合作取得丰硕成果,未来有望实现更大的突破。塞尔吉奥·阿布鲁则认为,随着新业态的普及,食品安全和能源安全需要将成为中拉贸易必须关注的重要方面。

第二单元:发展合作

发展合作单元由墨西哥国际发展合作署(AMEXCID)合作政策司司长路易莎·霍滕西亚·索尔查加·洛佩斯(Luisa Hortensia Solchaga López)主持,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拉美地区代表马里奥·卢贝特金(Mario Lubetkin)、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周弘、加勒比国家联盟秘书长鲁道夫·萨邦赫(Rodolfo Sabonge)、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李小云先后发言。与会者认为,中国式现代化给拉美地区国家树立了发展道路的榜样,中国在科技、规划等领域的经验、在改善数亿人生活质量方面的经验可以被拉美国家借鉴。

首先,发展不仅仅是经济的增长,还有社会领域各种问题的解决。马里奥·卢贝特金强调了拉美国家面临的饥饿问题和食品安全问题,并且提出国际合作在消除贫困和消除饥饿方面的重要角色。周弘研究员以食品安全为例,强调了发展理念、规则、标准等内容上的差异,并且重点突出了加强发展战略对话的重要性。李小云教授认为,拉丁美洲乡村问题是造成欠发达的主要原因之一,大农场、土地攫取和土地的集中导致很多拉美国家难以解决长期存在的社会不平等。

其次,中拉在各领域的发展合作能够帮助拉美国家解决内生力不足的问题。马里奥·卢贝特金以他所在的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及中国三方合作案例展开,肯定了中国在促进拉美国家在粮食和食品领域合作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鲁道夫·萨邦赫解读了中国参与拉美国家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在助力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并且给予“一带一路”倡议高度评价,他还指出中国的战略规划值得拉美国家积极借鉴。

再次,区域以及跨区域的合作是解决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马里奥·卢贝特金和周弘都强调了发挥国际组织的专业指导作用,在形成共识的领域积极开展广泛的平等合作,为南北合作之外的南南合作贡献知识和价值增量。

最后,国际发展合作是全球南方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基础条件之一。周弘研究员认为,实现现代化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期待,也是全球南方的共同追求。国际发展合作可以成为全球南方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必要条件之一。中国和全球南方国家在过去的发展中都积累了丰富的发展经验,加强南方国家国际发展合作将助力实现南方国家现代化。李小云认为中国和拉丁美洲尽管在发展实践方面存在差异,但不同的发展路径贡献了不同于西方主导的理论和实践,对全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第三单元:能源投资

能源投资单元由巴西应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佩德罗·席尔瓦·巴罗斯(Pedro Silva Barros)主持,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常务副主任王金照、洪都拉斯共和国驻华大使萨尔瓦多·蒙卡达(Salvador Moncada)、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所长张永生研究员、拉美能源组织能源一体化、可及性与安全司司长格洛丽亚·阿尔瓦伦加(Gloria Alvarenga)先后发言。与会者认为,能源问题已经成为拉美各界热议的话题,能源转型、能源安全、能源效率等都是值得关注的内容。能源同贸易、投资、基础设施等领域息息相关,未来将成为中拉合作重点领域之一。

首先,中拉能源合作是双边和多边交织的问题,多边视角下的合作更为重要。佩德罗·席尔瓦·巴罗斯指出,拉美不同区域组织内部的国家应该加强团结和合作,在提升区域可治理性的基础上增强同中国的对话。王金照以电网为例,分析了拉美国家电力合作及其同中国展开对话的未来。格洛丽亚·阿尔瓦伦加以拉美能源组织2023年推出的“氢能源使用倡议”为例,分析了多边组织在建立统一标准基础上同其他国家展开合作的优势。她还特别强调了中国在拉美能源合作中的重要作用。

其次,能源转型背景下的绿色能源合作将成为未来中拉能源合作的重点。王金照认为,中拉在清洁能源转型方面的合作潜力巨大,并且以中拉在锂资源方面的合作展开了分析。萨尔瓦多·蒙卡达以洪都拉斯为例,强调了拉美国家能源转型的必要性。他认为,能源转型不仅保证更好的能源安全,而且也减少对石油或化石能源的依赖,保证联合国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最后,中国的技术是拉美国家实现能源转型的关键。萨尔瓦多·蒙卡达认为,中国在发展清洁能源方面的技术和战略,对于拉美国家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张永生研究员分析了全球发展范式转变视角下的能源问题,认为通过低碳方式来实现现代化具备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因此,中拉合作前景也是非常广泛,双方可依托高度匹配的供给和需求,加强技术交流,共同为实现能源转型探索实践路径。格洛丽亚·阿尔瓦伦加也强调了技术转让、技术交流的重要性。

第四单元:基础设施投资

基础设施投资单元由洪都拉斯外交部副部长杰拉尔多·托雷斯(Gerardo Torres)主持,中拉合作基金首席执行官雷文弢、拉美开发银行(CAF)战略规划副总裁克里斯蒂安·阿西内利(Christian Asinelli)、对外承包工程商会副秘书长苏建国先后发言。与会者认为,基础设施投资不足是拉美地区长期面临的一大发展瓶颈。过去西方国家对拉美地区能源、矿业部门的投资往往在带走资源的同时造成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中国在拉美地区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不同于西方国家,在帮助拉美国家开发资源的同时,更加注重帮助拉美国家实现在价值链上的位次跃升,是一种全新的合作模式。

首先,拉美地区基础设施投融资存在巨大缺口,中国是重要参与方。雷文弢认为,随着中国与拉美国家经贸合作的不断深化,双方的基础设施投资将成为增长潜力较大的领域。拉美地区巨大的市场需求将为中国金融机构参与当地水电站、输电线路、集装箱码头以及基础设施行业上游的工程设计咨询公司提供机遇。苏建国表示,中拉基础设施合作近年来实现了高速发展,尤其是2010-2020年,中拉基础设施合作加速发展,基本实现了同贸易的同频增长。克里斯蒂安·阿西内利认为,拉美开发银行(CAF)未来同中国进一步加强合作具有必要性,即同中国金融机构合作,共同支持拉美地区的基础设施项目,以加强环境保护和提升民生福祉为目标,实现共同发展。

其次,金融机构对投资项目进行金融支持时也应关注环境保护。雷文弢以中拉合作基金参与拉美基础设施投资的实践经验为具体案例,介绍了中拉合作基金的概况及项目投资情况。他特别强调了该机构在树立中拉绿色基础设施合作新样本方面的努力。克里斯蒂安·阿西内利指出,拉美开发银行(CAF)近年来加大了对绿色项目的支持力度,近40%的项目符合绿色环保标准。苏建国认为,新能源、绿色转型、绿色能源革命方面的合作将带动未来中拉基础设施合作转型升级。

最后,拉美国家应该致力于进一步提升基础设施领域投资的便利化程度。雷文弢建议中拉应该在政府层面进一步加强沟通和交流,建设更加友好稳定的投资合作环境,通过健全法律法规简化行政审批,简化税制等措施提升基础设施合作的便利化程度。苏建国强调,中国企业在拉美还面临技术性障碍,一些国家在投资招标门槛方面限制较多,未来应该在理念互通、标准互认、技术共享、产业共融方面做文章。

第五单元:产业部门投资

产业部门投资单元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党委书记王荣军研究员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史丹研究员、洪都拉斯外交部副部长杰拉尔多·托雷斯(Gerardo Torres)、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副主任刘明以及加勒比国家联盟秘书长鲁道夫·萨邦赫(Rodolfo Sabonge)先后发言。与会者认为,随着全球产业转型和能源转型的不断推进,未来中拉产业领域的合作应该以共同发展和共同安全为目标,通过更加紧密的发展伙伴关系构建实现共同安全,全面践行中国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安全倡议。

首先,中国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世界意义。史丹指出,通过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结构的优化,中国实体经济的发展依然强劲,中国的制造业无论从增长速度还是增长规模来看都处在世界前列,中国是疫后全球工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之一。鲁道夫·萨邦赫聚焦于加勒比国家,强调了过去加勒比地区海洋资源和旅游资源开发进程中的各种问题,希望利用同中国的合作解决环境污染并实现资源保护。

其次,创新驱动的产业发展是未来中拉合作的目标。史丹认为,中国创新能力近年来实现了大幅度跃升,要素投入结构和质量不断改善。杰拉尔多·托雷斯认为,中国在高科技和数字化方面已经进入世界先进国家行列,拉美国家同中国的合作能够帮助提升拉美各国的技术水平。他特别以拉美国家和华为的合作为例,高度认可中国企业在技术传播和技术分享方面给拉美国家带来的便利。

最后,数字化和绿色化赋能中拉产业合作。史丹认为,中国的产业数字化转型成效非常显著,中国制造业通过数字化改造和绿色化转型取得了成效,不仅有利于中国,也对世界经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刘明认为,中国制造业领域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投资增长非常快,中国产业正在向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迈进,未来将在中拉合作中产生外溢效应。

闭幕式

闭幕式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所长柴瑜研究员主持,拉美经济体系常任秘书克莱姆斯·恩达拉(Clarems Endara)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秘书长、党组成员赵志敏先后致闭幕词。

克莱姆斯·恩达拉强调了中拉关系建立在相互尊重、互赢互利的基础上,并提出中拉双方要在扩大贸易合作的基础上加强科技方面的交流,加强双方在产业链和供应链上的合作。他希望贸易和投资成为新阶段发展中拉关系的两大引擎,同时继续拓展持续合作的空间,提升人民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此外,他还特别指出,电子商务和贸易形式的创新将为拉美国家带来宝贵的机遇,与此同时,双方在人工智能、5G技术、数字技术、可再生能源等领域面临共同的挑战。这些机遇与挑战都可以使中国和拉美国家成为战略合作的伙伴。

赵志敏秘书长指出,新时代以来,在习近平外交思想指引下,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同拉美国家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持续深化合作,树立了政治互信、经济互利、社会互助、文化互鉴的南南合作新典范。中拉合作发展更具全面性、深入性、平衡性、可持续性,双方正朝着构建中拉命运共同体方向阔步前进。在这一进程中,中拉智库应当也能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双方智库要紧紧围绕核心议题,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务实合作,不断拓展合作的领域和空间、创新合作的机制和模式,产出更多具有原创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高质量研究成果,助力中拉整体合作迈向更高水平,实现共同发展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