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美社会文化沙龙”第二十四讲关注新时期的美国、古巴和中国关系
2025年7月4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社会文化研究室、中国传媒大学区域国别传播研究院古巴传播研究中心、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太平洋联盟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拉美社会文化系列讲座”第二十四讲成功举办。本次讲座特邀古巴外交部国际政治研究中心亚太部主任、研究员卢维斯雷·冈萨雷斯·塞斯(Ruvislei González Saez)博士主讲,主题为“新时期的美国、古巴和中国关系”。本次活动由拉丁美洲研究所社会文化研究室林华副研究员主持,来自中国传媒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等多所高校的师生参与座谈交流。
林华首先对卢维斯雷博士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并指出,在当前全球地缘政治格局日趋复杂的背景下,深入研究中古双边关系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讲座伊始,卢维斯雷博士回顾了中古建交65年来坚实的政治互信基础,特别强调了两国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指导下日益增强的战略互联。他指出,尽管中古在生物技术、教育、能源等领域已取得诸多实质性合作成果,但古巴因长期面临经济体制僵化、外部金融封锁以及美国单边制裁等多重压力,仍在吸引外资与改善营商环境方面遭遇瓶颈,导致双边经贸合作水平与政治关系尚不匹配。
针对当前挑战,卢维斯雷博士也提出了建设性的应对策略。他认为,中古双方可在医疗与生物科技等优势领域积极推动多边合作,拓展合作平台与对象。同时,他建议借助中国主导的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以突破美国在金融领域对古巴施加的制裁封锁,提升双边经贸合作的稳定性与可持续性。
在随后的自由讨论环节,与会师生围绕多个热点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包括特朗普第二任期对古巴实施的新一轮制裁,美古关系演变对中国的潜在影响,以及中古双方在新能源领域未来合作的空间与挑战。
最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太平洋联盟研究中心研究员王子刚副教授对整场沙龙进行了总结。他高度评价了卢维斯雷博士带来的深入且内容翔实的讲座,并表示愿继续推动中古学术与人文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