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美社会文化沙龙”第二十六讲聚焦AI合作与阿根廷华人移民
2025年7月9日,“拉美社会文化沙龙”第二十六讲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举行。本讲由社会文化研究室、阿根廷研究中心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太平洋联盟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由阿根廷圣马丁国立大学(UNSAM)政治与政府学院马西米利亚诺·塞奥阿内(Maximiliano Seoane)教授和高等研究院露西安娜·德纳尔迪(Luciana Denardi)副教授主讲。两位学者分别围绕拉美人工智能政策及中拉人工智能合作前景,以及中国移民在阿根廷的现状做主题分享。本次活动由社会文化研究室主任郭存海研究员主持,来自拉丁美洲研究所各研究室的多位研究人员以及北京外国语大学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等的师生出席分享活动。
马西米利亚诺教授以“阿根廷和巴西的人工智能政策比较研究”为题,围绕政策制定目标、立法框架与国际合作逻辑,系统梳理了阿根廷与巴西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路径、政策侧重点与对外合作战略。他指出,尽管阿根廷拥有雄厚的教育与科技基础,但AI领域仍面临政策执行力不足、产业链薄弱等多重挑战。他强调,中国在开源模型、数据治理等方面的经验为拉美国家提供了宝贵的合作机会。
露西安娜副教授则基于其长期田野调查成果,从人类学视角出发,深入剖析了阿根廷华人移民群体的社会发展轨迹。她以“从超市经济到跨文化中介”为主线,详尽展示了福建籍移民如何在阿根廷建立经济基础,并通过春节、龙舟节等文化活动实现与主流社会的互动融合。她特别强调,随着新一代华人移民在语言、教育与职业领域不断发展,他们正逐步成为中阿之间文化、经济与社会联系的重要纽带。
在互动讨论环节,与会师生围绕中拉人工智能合作前景、阿根廷发展AI的优势与现实障碍、以及华人移民的代际变迁与社会融合等话题展开热烈讨论。最后,林华副研究员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她指出,尽管两位嘉宾的研究分属不同领域,但他们的分享共同揭示了中拉未来交流合作的广阔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