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动态 > 对外交流

搭建友谊之桥 深化中拉合作——中拉智库合作对话会在郑州举行

作者:记者高莹 通讯员谷子博  时间:2025-11-0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高莹 通讯员谷子博)作为第十八届中国—拉美企业家高峰会系列活动之一,中拉智库合作对话会于11月4日在河南郑州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秘书长赵志敏,中国政府拉美事务特别代表邱小琪,河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刘玉江,拉美和加勒比国家驻华使团团长、多米尼克驻华大使马丁·查尔斯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赵志敏指出,中拉经贸合作在全球经济格局中的战略意义和引领作用日益凸显,对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贡献和积极影响更加突出。智库是思想的策源地、智慧的集散地,是连接政府与社会、国内与国际的枢纽桥梁,更是推动知识交流、促进政策创新的关键平台。面向未来,中拉智库应该以高远视野和务实行动,为双方经贸合作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真知灼见和创新方案。中拉智库合作要坚持人民至上,始终以增进中拉人民福祉为根本目的;坚持守正创新,推动中拉经贸合作向更广领域、更高层次迈进;坚持问题导向,着力破解中拉经贸合作的现实瓶颈和深层挑战;坚持系统观念,统筹推动中拉经贸及其他各方面合作全面发展。

邱小琪表示,今年5月,习近平主席在中拉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提出了启动团结、发展、文明、和平、民心“五大工程”,为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深化中拉合作指明了前进方向。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又一次总动员和总部署,会议审议通过的“十五五”规划建议将为中国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开创新局面,也必将为中拉合作带来更多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刘玉江指出,河南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和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省份,在搭建中拉友谊之桥、拓展交流合作方面具备独特的区位优势与完备的条件支撑。智库是构建中拉命运共同体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河南愿同各方一道,以思想为桥、以智慧为媒,为中拉合作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劲动能。

马丁·查尔斯表示,拉中合作始终秉持互利共赢原则,致力于满足双方共同发展的基础需求,为国际经济秩序的健康发展提供了良好例证。他呼吁双方加强互联互通,利用电商平台和跨境电商解决贸易问题,共同建立新的互联互通通道,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在主旨演讲中,郑州市政协副主席魏宁娣表示,郑州始终是中拉开放合作的积极践行者和务实推动者。当前中拉合作正经历从传统的“货物互通”向更高层次的“产业互融、智慧互促”转型升级。在此过程中,智库的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关键和突出。

中国社会科学院郑州市人民政府郑州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郑秉文深入分析了中拉关系的蓬勃生机与广阔前景。他表示,双方在经贸、科技、文化、能源等众多关键领域的合作持续深化,合作成果持续涌现、亮点纷呈。郑州研究院将继续不遗余力发挥高端智库引领作用,为促进河南省与拉美地区的全面合作贡献智慧和力量。

拉丁美洲社会科学院秘书长丽贝卡·莱莫斯·伊格莱哈从国际视角,系统探讨了拉中合作的创新路径,阐述了在数据主权、能源转型与应对气候变化、文化科学教育领域合作以及地区经济融合等方面,拉中双方应如何进一步拓展合作空间、实现互利共赢。

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所长柴瑜主持会议开幕式。来自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多个国家的政府官员、驻华使节、专家学者、企业家与会,同中国相关领域代表一道,围绕“护航‘智’远:共绘中拉发展新图景”和“中拉相‘豫’:共享务实合作新成果”两个议题进行深入对话交流。

会议发布了《中国与拉美国家互联互通指数研究(2025)》报告。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中拉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与构建高水平全球合作伙伴关系研究”创新项目首席研究员杨志敏介绍,该报告通过整合宏观全球治理协同、中观区域合作实践、微观社会人文交流三大维度,构建了衡量中拉互联互通水平的综合评价体系;首次对中国与拉美国家在2018—2024年间合作成效展开科学评估,为理解中拉关系的战略价值、发展路径、未来愿景提供了分析范式与实践指南。

会议期间,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河南省委员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郑州市人民政府郑州研究院签署了三方战略合作协议。

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郑州市人民政府郑州研究院联合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