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动态 > 学术活动

拉美所经济室学术研讨会:经济全球化与经济民族主义——动向与前景

作者:郑猛  时间:2021-01-06  

2021年1月6日,经济研究室以线上+线下的形式举办学术研讨会,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张森根研究员就“经济全球化与经济民族主义——动向与前景”为主题进行主旨演讲,来自南开大学历史学院、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以及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等相关单位专家学者参与讨论,拉美所所长柴瑜研究员及各研究室科研人员聆听交流。会议由经济室主任岳云霞研究员主持。

柴瑜研究员在致辞中指出,美国的单边主义盛行使全球经济复苏面临着很大的压力。中国作为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和贡献者,在当前我国已经确立2035年远景目标、步入“十四五”以及进入社会主义发展新阶段的背景下,如何处理好全球化与民族主义之间的矛盾,是我们现在所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此次以“经济全球化与经济民族主义——动向与前景”为主题召开研讨会对我们清楚、准确地认识当下全球化发展的趋势、动因和前景以及剖析全球化和民族主义间的辩证关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张森根研究员首先从民族主义的概念为开端,针对经济全球化和经济民族主义提出四个观点:1.经济全球化和经济民族主义相辅相成,没有好坏之分,都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2.全球化会带来环境破坏、资源浪费、高消费主义横行等负面影响,短期内导致世界范围内大国、强国与弱国、小国间的差距拉大,“马太效应”增强,长期会实现南北趋同,但当前正处于初始阶段,应避免过度强调;3.真正的全球化是走向世界大陆的全球化,是历史进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包括政治民主化、文化多样化、价值趋同化等多维内涵;4.经济全球化和经济民主主义是一对相互补充的矛盾体,是一个没有终点的漫长过程。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韩琦教授、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吴洪英研究员、南开大学历史学院王萍教授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徐秀军研究员随后就经济民族主义和经济全球化分别进行了主题发言。

韩琦教授指出,要认清经济民族主义,必须整体的认识民族主义,只有把经济民族主义放在民族主义框架下,才能够更清楚地认识经济民族主义;民族主义是一种政治上的学说和情感,是一种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强有力的意识形态,本身不具有独立的性质,而是作为一种动态发展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力量,其性质和作用完全取决于他所依附的政治力量和意识形态,因此在研究民族主义时,应将民族主义与具体的历史条件相结合,全面发展辩证的来分析民族主义。民族主义存在双刃剑效应,一方面应肯定民族主义在反对封建主义,反对教权主义方面发挥的重要历史进步作用,可以增强民族凝聚力,有助于追求民主权利和参政意识,有助于保持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特色,抵制文化侵略,文化同化,另一方面如二战出现的纳粹主义、法西斯主义、日本的军国主义等极端民族主义以及盲目排外的狭隘民族主义也为全世界社会进步和发展带来了灾难。而拉美的民族主义与世界基本同步,先后经历了政治民族主义-文化民族主义-经济民族主义-资源民族主义-地区分离主义等发展路径。全球化正处在一个新的挫折期,短期内恢复到特朗普之前的那种全球化水平是比较困难的,但全球化进程不可阻断,新的全球化高涨期终究到来。

吴洪英研究员认为,经济全球化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人员流动以及服务提供等途径,使国与国之间的经济活动变得更加的相互依赖,相互依存,是超越国界的一种经济活动。经济民族主义是一个国家利用各种资源和力量来捍卫经济主权、经济利益和经济安全的一些思潮和战略。2008年和2016年成为近20年全球化逆势发展的重要节点,标志着经济民族主义的快速回归;新冠疫情导致全球化大倒退和经济民族主义的重新盛行。拉美是全球化的受益者,同时一定程度上也是全球化的受损者。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长期发展趋势,经济民族主义是与之相伴的现象,以中国为首的新兴经济体的集体崛起成为推动全球化的新动力,对外开放、拥抱全球化是每一个民族国家谋求发展的必然现象。改革现有多边体制、重建世界秩序、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可能是化解21世纪经济民族主义挑战的根本出路。

王萍教授强调应将民族主义概念加以界定,指出民族主义是以自我民族的利益为基础而进行的一种思想和运动。她指出民粹主义强调的是平民群众的价值和理想,把平民化和大众化作为政治制度和政治制度合法性的最终来源,其被理解为是一种社会和政治动力,从这方面来看,民粹主义和民族主义有很多相似性。通过对阿根廷的庇隆主义,巴西的瓦加斯主义以及墨西哥的卡纳斯主义等阐述后认为拉美民族主义尽管称呼不同,但存在如反帝反殖、反对独裁、主张国家主权、民族独立,特别是经济独立、实现国有化等很多共性;从拉美经济民主发展来看,所带来的一个非常明显的弊端就是过分强调工业发展而忽视了农业的发展。因此,既不能过度夸大经济民主主义的积极作用,也不能减低其推动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徐秀军研究员围绕两个变化、两个挑战以及两个机遇对经济全球化进行了详细阐释。他指出,国际力量对比深刻变化和中国与世界关系的深刻变化(中国发展的外溢性和国际环境的内生性显著增强)作为当前显著的两大变化,从很大程度上能够反映出现阶段全球化发展的基本方向。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经济的脱钩挑战(主观脱钩和被动脱钩)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利益分配日益失衡(国内国际的高度的联动,国内因素的溢出效应在加大)是当下全球化面临的最重要的两大挑战,为全球化发展产生了较大阻碍。上述变化和挑战也为未来全球化发展带来了两大发展机遇,其一是国家间交往方式的改变(数字经济),其二是很多的国家已经开始对自己的国家制度进行反思,全面改革和制度开放的联动效应不断上升,这为未来全球化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最后,谭道明博士将经济民族主义分为激进的经济民族主义和温和的经济民族主义予以阐释,提出经济民族主义的实践要在法治的框架下进行,程序上要公开透明,并强调在推进经济民族主义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国际影响,尽量降低与大国强国的冲突,避免对本国的利益造成长期严重的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