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拉美研究中青年学者工作坊综述
2022年7月30日至31日,第二届拉美研究中青年学者工作坊分别以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本届工作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西南科技大学、中国华侨华人研究所、上海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西南大学等高校与科研机构联合主办,《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拉丁美洲研究》《广东社会科学》《当代电影》《电影艺术》《世界电影》《外国问题研究》《医疗社会史》《中国与拉美》等期刊协办,线下会议在西南科技大学举办,线上学员通过腾讯会议参与。第二届拉美研究中青年学者工作坊主要面向全球从事拉美研究的华人中青年学者,聚焦拉美政治、社会、文化、中拉关系诸领域。
西南科技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苏伟洲教授在工作坊开幕式上致辞,指出拉美研究的重要意义,并强调工作坊是非常有效的培养年轻学者的机制,也是增强一个领域发展的良好机制,应该加强和维持。本届工作坊由“综合论坛”和“拉美电影特别论坛”两部分组成,分两天进行,共分享和讨论了39篇入选的原创论文。每篇论文总用时不超过30分钟,其中作者宣讲15分钟,两位评议人每人5分钟,宣讲人回应5分钟。
工作坊第一场的主题是“拉美政治研究”,由西南科技大学拉美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教授范波主持。本场有五位工作坊坊员宣讲论文,主题涉及到资源开采与身份认同、竞争性威权主义、阿根廷政治文化、墨西哥革命和美国对拉美干预等领域。
工作坊第二场的主题是“拉美社会经济研究”,由上海大学全球问题研究院拉丁美洲中心执行主任、副教授张琨主持。本场有五位工作坊学员宣讲论文,主题涉及印第安人非正规就业、拉美扶贫政策、墨西哥社会危机治理、智利少数族群教育政策和墨西哥杀害女性犯罪等领域。
工作坊第三场的主题是“拉美华侨华人研究”由西南科技大学拉美研究中心副教授、辑刊《中国与拉美》主编崔忠洲博士主持。本场有五位工作坊学员宣讲论文,主题涉及华人苦力问题、地打多士船事件、晚清驻秘鲁使领群体、福建新移民和阿根廷华人民族认同等领域。
工作坊第四场的主题是“中拉政治经济发展合作”,由西南大学“一带一路”学院西班牙语国家研究中心主任、副教授罗晨曦主持。本场有五位工作坊学员宣讲论文,主题涉及中阿猪肉协议、中拉伙伴关系、中拉新能源汽车合作、在拉中国企业的环保责任和中国拉美地区的国际传播等领域。
工作坊第五场的主题是“中拉文化交流”,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社会文化研究室主任、研究员郭存海主持。本场有四位工作坊学员宣讲论文,主题涉及中拉生态思想、马尼拉大帆船贸易、校际语言交流项目研究和利华文学校的发展历史与生存现状。
工作坊期间还举行了“期刊编辑论坛”,以期建立作者和编者、期刊和学者之间的沟通渠道,论坛由郭存海研究员主持。《广东社会科学》总编辑李振武研究员、《拉丁美洲研究》执行主编刘维广研究员、《华人华侨历史研究》副主编张焕萍副研究员、《世界电影》副编审吉晓倩、《电影艺术》编辑张雨蒙、《当代电影》副编审檀秋文博士、《当代中国史研究》编辑易海涛博士、《中国与拉美》主编崔忠洲副教授、《外国问题研究》和《医疗社会史》代表张琨副教授参与发言。九大协办期刊的代表分别介绍了各自期刊的常设栏目和特色版块、主题定位和写作标准、投稿作者构成以及审稿流程,他们均强调了对学术道德、创新能力及论文质量的要求。协办期刊的编辑和代表们的发言内容翔实,对有意投稿的青年学者具有较大参考意义。论坛气氛既严肃又活泼,线上和线下的听众就选题方向、论文篇章结构和内容取舍,以及发表的限制等方面提出了问题,各期刊主编和编辑同工作坊学员就以上问题展开了交流。
工作坊还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副所长高程研究员为工作坊坊员举行了一场特别的“学术论文写作与发表”专题讲座。专题讲座由上海大学拉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张琨副教授主持,高程博士是国际问题研究专家,发表诸多高质量学术论文,曾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亚太》杂志执行主编和编辑部主任10年,有着丰富的写作、选题和编辑经验。高程研究员从如何写好一篇文章出发,从论文结构和格式、文献综述、分析框架、案例论证和结论等角度阐释了如何写成高质量、有意义的文章。她还指出,提出好问题、做出批判性继承的文献综述,以及提出具有适用性和拓展性的分析框架是非常重要的,并强调了学术热情、严谨态度以及强烈的问题关怀意识也是年轻学者应该具有的重要素养。分享结束后,高程研究员就研究问题的创新程度、理论和案例的结合方法和工作坊学员进行了交流。
在闭幕式环节,郭存海研究员进行了总结性发言。他首先对西南科技大学克服艰难、线下承办本次会议表示了诚挚的感谢,对线上线下与会者、参与论文评审的评审老师以及会务组的工作人员表达了谢意。他指出,第二届拉美研究中青年学者工作坊今年实现了新突破,工作坊不仅从线上走到线下,还开拓了电影特别单元这一新领域和新方法,这是“破圈发展”的有益尝试。郭存海研究员激励青年学者要辩证看待自己的比较优势、心态上要将优势“降维”,自我培养、努力“跨界”和“出圈”,共同推动拉美研究和研究队伍的壮大与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