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美发展与战略研究室举办“‘一带一路’对接拉美:成就、风险与挑战”学术研讨会
2025年2月11日上午,拉美所拉美发展与战略研究室、“拉美发展进程中国家能力研究”创新项目组、中美洲和加勒比研究中心联合举办“‘一带一路’对接拉美:成就、风险与挑战”学术研讨会。多位所内外专家应邀与会,就巴拿马退出“一带一路”的原因、“一带一路”面对的学理和现实问题、特朗普执政之后的中美关系和中拉关系进行研讨。拉美发展与战略研究室主任王鹏研究员主持会议,来自本所的10余位学者参会。
拉美所所长柴瑜研究员在会议致辞中指出,拉美所科研人员必须紧扣重大主题开展研究,强调研究的时效性和学理性,重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必须重视科研合作平台的建构,加强对外交流和跨所合作。她还要求青年科研人员主动对接科研需求、加快个人成长。
《拉丁美洲研究》编辑部王帅梳理了巴拿马与美国关系的演变以及巴拿马运河问题的来龙去脉。她指出,特朗普政府一成立便将目标对准中美洲国家,说明巴拿马运河对美国具有重要战略价值和象征意义;相较于第一个任期,特朗普政府的对拉美政策出现重大调整。
王鹏分析了巴拿马退出“一带一路”的原因及其影响。他指出,巴拿马主要因为以下原因退出“一带一路”:特朗普政府持续施加压力;美方能够凭借其优势地位对巴方形成震慑;巴方长期亲美立场利于美方传导其压力。由此产生的影响包括:中巴关系受到冲击;“一带一路”对接拉美的进程面对新的考验;中拉关系将面对来自美国的进一步干扰和破坏。
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谢来辉副研究员在发言中讨论了如何看待和解决“一带一路”治理结构问题。他强调重视“一带一路”的本体,认为应当从器物层面、机制层面和理念层面构建“一带一路”理论模型,特别是要重视通过构建和发展构成性规则完善“一带一路”治理。
中国社科院美国所王玮研究员分析和展望了新一届特朗普政府的外交政策。他梳理了包括特朗普执政百日、执政一周年、美国建国两百周年、中期选举与执政收官年在内的重要时间点,指出这些时间点是观察特朗普第二任期内政外交的重要窗口,并分析了美国内政与外交的关联性。
拉美所拉美发展与战略研究室孙洪波副研究员通过分析拉美区域性公共产品博弈揭示美国在拉美霸权的限度。他指出,美国对拉政策存在内生性逻辑悖论,主要是美国的政策目标、资源投入能力及政策工具之间存在不协调、甚至自相矛盾;拉美国家在不同功能领域的正面或负面外部效应在区域内外溢,但美国又难以利用现有合作机制将其充分内部化。
在会议讨论环节,与会专家及现场观众就近期鲁比奥访问中美洲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在会议尾声,王鹏研究员进行总结,感谢各位主讲人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与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