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动态 > 学术活动

“拉美社会文化沙龙”第十九讲聚焦拉美华人华侨研究

作者:黄洵  时间:2025-03-25  

2025年3月25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社会文化研究室、中拉社会文化交流互鉴创新项目及阿根廷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拉美社会文化沙龙”第十九讲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举行。本次沙龙以“深化拉美华人华侨研究,促进中拉文明交流互鉴”为主题,邀请中国侨联联谊联络部副部长朱柳、中国华侨华人研究所副所长张秀明分别作主旨报告及主旨演讲。社会文化研究室主任郭存海研究员主持本次座谈会。来自拉美所各研究室和《拉丁美洲研究》编辑部,外交学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以及厄瓜多尔中国华侨华人总商会的侨界代表出席了本次活动。

郭存海主任首先感谢了朱柳副部长以及张秀明副所长在繁忙的工作间隙访问拉美所并分享他们对近年来拉美侨情和拉美华人华侨研究的心得体会。随后,他介绍了与会嘉宾。他表示,拉美华人华侨研究长期处于学术边缘和冷门范畴,但因其独特的跨文化视角和现实意义,是一个极具学术价值和挖掘潜力的新兴领域。

朱柳副部长作了主题为“大国博弈下的拉美侨情和侨务工作”的主旨报告。他从历史脉络、华人华侨数量与分布、地理区位与国家、侨民来源地、华社结构等多个角度分析了近年来的拉美侨情。此外,他还强调了“全球视野下研究拉美华人华侨”的重要性。在报告的最后部分,朱柳副部长从长期从事侨务工作的经验出发,总结了在当前中美博弈背景下开展拉美国家侨务工作面临的挑战。

郭存海主任肯定了朱柳副部长的“全球化视野”观点,并强调了拉美地区研究需突破以往“从中国到拉美,从拉美到中国”的线性思路。此外,他指出,当前“拉美再移民”现象的研究领域存在空白,亟待学界深入探索。

张秀明副所长的主旨演讲聚焦于拉美华侨华人的新变化与研究挑战。她表示,新移民已成为侨社主力,职业多元化与社会地位提升显著。她还指出拉美华侨的流动性进一步增强,其流动模式从过去的“落叶归根”和“落地生根”转向新时代的“筑梦留根”。张秀明副所长同时提出,拉美华侨研究面临着“双重边缘化”(即拉美研究、华侨研究均处边缘)、研究力量薄弱、以及“三多三少”(历史研究多,现实研究少;情况介绍多,深度研究少;二手资料多,实地调研少)等困境,并从深化研究视野、关注华侨贡献、推动机制化平台建设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

在自由讨论环节,厄瓜多尔中国华侨华人总商会池彬会长与吴修杰副会长结合厄瓜多尔侨社实践,分享了近年来厄瓜多尔中国华侨华人商会的各方面工作进展以及当地侨情特点。

《拉丁美洲研究》编审、执行主编刘维广研究员则就拉美华人华侨研究的复杂性与持续性发表了观点,他表示,某些研究主题由于社会环境限制和语言差异而存在研究困难,同时不应忽视经济形势和移民政策的快速变化带来的挑战。此外,他还指出了加强研究力量的必要性。

朱柳副部长以及张秀明副所长针对在场学者提出的问题都给出了自己的思考与建议。学者们还围绕“一带一路”建设、侨务工作、拉美区域与国别研究等问题与嘉宾展开积极互动。
会议由社会文化研究室副主任林华做总结,她表示拉美华人华侨研究需突破数据瓶颈,并希望通过搭建“学界-侨界-侨务部门”机制化三方协作平台,促进信息交流与成果转化,发挥良好的中介桥梁作用,为政策制定和学术创新提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