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动态 > 学术活动

拉美国关论坛第12期:大国博弈、“泛安全化”与拉美对外关系调整

作者:李兵  时间:2025-07-01  

2025年7月1日下午,国际关系研究室、“大国博弈视角下的拉美国际关系”创新项目组举办拉美国关论坛第12期:大国博弈、“泛安全化”与拉美对外关系调整。会议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钟飞腾研究员、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拉丁美洲研究所杨首国研究员以及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拉丁美洲研究所严谨副研究员围绕主题发言,国际关系研究室主任周志伟研究员主持会议,国际关系室、政治室、社科院大学的10余位师生参会。

钟飞腾研究员的发言题目是《“泛安全化”世界的生成与“全球南方”的战略选择》。他认为,自奥巴马第二任期和特朗普第一任期至今,世界正经历从以发展为导向向“泛安全化”的转变。基于霸权国和崛起国的互动关系,他归纳了四种理想类型:发展(双方均可获益的正和博弈)、安全(一方所得即另一方所失的零和博弈)、泛安全化(双方皆输的负和博弈)和利他主义。在“泛安全化”的世界中,安全边界模糊导致合作弱化,零和博弈与负和博弈等极端行为增多;行为体因重视规避损失而行为趋向短期化;国家间关系朝阵营化和孤岛化发展。“泛安全化”局面为“全球南方”国家发挥更大作用提供了契机,包括:重构“中心—边缘”结构中的“中间国家”角色、重构现代化的知识体系和发展路径、重构“南南合作”模式、重构全球价值链各环节的可能性增加。

杨首国研究员的发言题目是《美国在拉美地区的“泛安全化”政策趋势及其影响》。他认为,美国“泛安全化”是在大国博弈背景下将安全边界无限扩大、将经济问题安全化的一种政策选择,其叙事正从民主价值观转向经济、科技等领域的“泛安全化”。具体在拉美,美国日益将中拉合作视为对美国的威胁,其策略包括:通过舆论造势巩固民主价值观联盟以打压中国影响力;利用“毒贩条款”、贸易协定再谈判等方式重塑对己有利的规则标准;通过出台针对性政策拉拢或威胁拉美国家,试图打造“排华”阵营。未来,美国在拉美使用或威胁使用武力、将非传统安全与传统安全绑定进行对华“污名化”、将战略通道等作为重点打压目标、将“泛安全化”转化为意识形态对抗的可能性均会上升。基于此,他建议中国采取对抗“泛安全化”的融合发展叙事,深化与拉美经济融合及科技合作。

严谨副研究员的发言题目是《拉美国家对美国“泛安全化”的认知及政策分析》。他指出,美国“泛安全化”政策的本质在于谋求更多经济利益、其效能高于价值观叙事、其破坏性强于意识形态争夺。面对美国的“泛安全化”,拉美国家主要采取三种应对:转向“积极不结盟”;国内经济自强自立的呼声日益强烈;地区大国技术合作多元化趋势凸显。严谨副研究员指出,尽管美国在拉美“泛安全化”的实际成效尚待观察,但其负面影响已显现。未来中国需要构建低安全化和去安全化叙事,从双边关系出发,采取多方联动等策略,降低“泛安全化”对中拉合作的影响。

最后,与会者就美国“泛安全化”的地区差异、理论的跨学科借用等问题进行了讨论。